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6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风 《出版参考》2011,(4):25-26
1950年3月,败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复职后,掌握了台湾的党政军大权,便开始清算大陆失败的责任。有的被枪毙,如陈仪等;有的被判重刑,如李玉堂等。在蒋介石看来,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无疑是导致国民党江山垮掉的最大“罪人”。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喜欢看《动物世界》,每到片头,都会出现大群企鹅聚集在一起——像是下饺子抑或是打摆子——晃动的镜头。那么,企鹅为什么左右摇动身体?是它们的小短胖腿支撑不了它们自身的重量吗?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的藏品中,以1941年冀南抗日邮政总局发行的"冀南抗日邮政邮票"的收藏过程最为传奇。今天,想了解这套邮票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可以查找集邮工具书或借助便利快捷的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4.
大凡思想深刻诗意隽永的诗作,总是使人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周总理,你在哪里?》就是属于这一类好诗。尽管它一读就懂,但叫人越想越深,久久不能忘怀;尽管它语言朴实,但形象鲜明,思想感情丰富而深刻。这首诗,作为全国统篇教材选入初中语文课本后,不少同志已经写过有关评论和分析,但于实际教学中,总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从教学角度再作探讨,分析其艺术构思及语言表现特点。诗人们历来主张诗要有诗味,要有特色。这种“诗味”和“特色”不仅指诗歌要有诗情,而且还要有完美的构思、深刻的意境。构思的问题是如何表现意境的问题。同一题材各有不同构思、不同表现形式和手法,象鲁迅说的文艺创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①90加上5的和是多少?②478减去78的差是多少?③400乘以5的积是多少?④360除以4的商是多少?板书:求和用加法,求差用减法,求积用乘法,求商用除法。(复习简单的文字题,为新授较复杂的文字题作准备。)二、新授1.出示自编题;“360除以4的商,加上5,和是多少?”老师:这一题最后求什么?  相似文献   
6.
鼓岭往事     
陈风 《中国档案》2012,(3):80-81
一当地时间2月15日,习近平副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发表演讲,生动讲述了一段中美友好交往的佳话。那是1992年的春天,在福建省福州市担任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从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啊!鼓岭》的文章,讲述了一对美国夫妇对中国一个叫鼓岭的地方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他们渴望重游故地却不  相似文献   
7.
陈风 《考试周刊》2007,(50):113-11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如何把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真正为学生授业、解惑的师者,正是化学教师探索的方向。下面是本人教学中累积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闫自正  陈风 《初中生》2008,(5):22-2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2004年,综合性学习(实践)试题(下称综合性试题)在课改区中考语文试卷中首次亮相后,就成了历年中考语文必考题型,且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知识广泛、分值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金  陈风 《内江科技》2007,28(8):162-163
本文以课题"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实施学案教学的设计研究"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数据论证了该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方法更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陈风 《生态文化》2011,(4):10-1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林业的地位之重要,以及所受重视程度之高,在冠以“猛烈”一词的群众植树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在中国林业史上,不仅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纵观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林业史,同样没有哪个国家对植树造林点燃过如此感天动地的饱满激情,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这,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在被敌军重重围困的险境中,苏区人民镇定自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猛烈的植树运动”,以全民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