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统计,我国目前20万新闻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出自新闻院校,今天的新闻专业学生,是明天新闻队伍的后备军。如何优化这支“兵源”,已越来越为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有识之士重视。今年9月9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主持召开的首次“首都新闻教育座谈会”上,记协、新华社新闻培训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中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系和中央民族学院汉语系新闻专业  相似文献   
2.
1992年5月5日,广东、天津、山西和北京等地的摄影界老前辈、摄影理论家、原晋察冀画报社的工作人员和烈士家属、革命摄影家沙飞的子女及新老新闻摄影工作者等200余人,聚集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多功能厅,参加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新华社摄影部、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二○七厂、天津沙飞基金会、沙飞研究会、《大众摄影》杂志社、《中国记者》杂志社、《人民摄影》报社等9家单位共同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晋察冀画报》创刊50周年、新闻摄影诞生150周年、革命摄影家沙飞诞辰80周年新闻摄影学术座谈会。蒋齐生、石少华、吴印咸、罗光达、许必华、徐佑珠、杨兆三、胡颖、佟树珩、  相似文献   
3.
1991年是中国摄影记者不甘寂寞、大胆探索、显现本色的一年,海湾烽火、经济建设、廉政建设、人民生活变化等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社会新闻都涌现出众多新闻摄影佳作。昨天的新闻便是今天的历史。今年1月7日——9日在哈尔滨日报社的会议室里,来自全国各地70余名由总编辑和新闻摄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认真审视着参加第11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的5000余幅(组)作品。他们既在回顾历史,评判着改革开放10多年后中国新闻摄影的状况,也在思索探究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向。传真纪实、传情寓意;走出平淡、走向深入——这是众多评委对新闻摄影应走之路取得的共识。本刊将有关上述看法的四篇短文发表于此,以期引起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美国纪实摄影家尤金·史密斯以其对照相机纪实功效的深刻理解,创立了“专题摄影”,把纪实摄影推向另一个高峰。自从比欧乌1842年拍摄了汉堡大火之后,纪实摄影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一直以客观再现为追求目标,要求艺术具有科学的精确性,并能对客观现实进行忠实的再现。一幅作品必须能立即反映出周围环境的客观内容。20世纪初期,纪实摄影家终于走出对一般公共事务作简单纪录的圈子,而去描写受战争、贫困和灾  相似文献   
5.
除夕之夜,到满洲里国门采访本非我们的初衷,甚至可以说是万般无奈的抉择,然而我们成功了。春节前夕,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领导派我和通讯员丁铭一同到内蒙古东部林区采访,其中一项任务是报道大年除夕之夜林区工人的生活情景。我们一到兴安盟首府乌兰浩特市,就同阿尔山林业局取得了联系,但结果并不如意。由于去年市场  相似文献   
6.
购鞋风波     
有人说:北京的鞋市场,堪称全国最开放的市场。各地的皮鞋、旅游鞋、运动鞋纷至沓来。然而,各种伪劣假冒鞋却屡禁不止。 3月9日,记者在北京渤海商店售货亭前抓拍了一组购鞋风波的照片,反映这家商店因销售劣质皮鞋而引起顾客的强烈不满。以往,我们的消费者因质量问题吃了亏,大都习惯于“忍”。今天,沉默已久的“上帝”愤怒了,他们大声疾呼:从“脚”抓质量!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我们新闻摄影月赛栏目的编辑向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和热心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新的一年,大家会有许多新的打算,也更想知道新闻摄影月赛栏目有何变化。我们说:既有变化也无可变。如果说变,那就是期期新闻照片的内容与质量要变,期望变得更丰富、更精采;所谓不变,就是我们同月赛栏目的热心读者和供稿者的友情和交流不变、不断。进入90年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也发展到了新时期,纪录伟大祖国深刻的变革、重大建设成就和时代  相似文献   
8.
《砥柱中流——1991中国抗洪救灾摄影纪实展览》于10月29日至11月6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这一大型摄影展览共展出作品300多幅,以真实感人的画面,再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抗洪救灾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精神风貌,记录下全国人民和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友好国家,国际组织等给予灾区的无私捐助,反映了一些重大水利设施在抗御洪涝灾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览作品以其重要的文献价值,生动的形象效果和感人力量,留下了一部中国人民抗洪救灾的精彩画卷。10月30日,《中国记者》编辑部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新华社召开了“抗洪救灾摄影展览座谈会”。抗洪救灾先进摄影集体代表、优秀摄影工作者以及部分获奖作  相似文献   
9.
既然是新闻摄影,总要通过画面告诉读者这里正在发生什么,使人透过你的作品能够目睹、感知新闻事件的某一瞬间,从而产生现场目击感,增强新闻照片的可信性和感染力。《依依惜别》获本期月赛一等奖。作品通过山西省储备局驻某村工作队下乡一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心为民办实事,赢得农民的敬重和爱戴这一事例,反映了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照片的主题并不算新,但可贵之处在于作者选择村民同工作  相似文献   
10.
海湾战火熄灭,油田大火燃起——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灾难——每天,600万桶原油白白烧掉;每月,100万吨烟尘腾腾升起……公元1991年8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支黑头发、黄皮肤,身着特殊装束,肩负特殊使命的队伍挥师西征了,为去擦洗战争的创痕,在亚细亚文明古国的天空抹一笔蔚蓝……日日夜夜的鏖战,烟熏火燎,毒气侵蚀,生与死、血与火终于交织出53个可歌可泣的昼与夜,也凝聚成这不朽的100个瞬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