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瓶梅》作者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平常的家庭生活来反映严肃的社会问题的小说巨著.无论是从其思想意义还是从其艺术价值来讲,它都放射着不可磨灭的光辉。然而,如此一部重要的作品,甚至却连其作者是谁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都还一直是一个悬而难决的谜.  相似文献   
2.
五代画家顾闳中所作《韩熙载夜宴图》卷,是一幅历史纪实性绘画作品。画中局部绘有青白瓷器31件,从其器型、釉色和烧造技艺来看,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堪与北宋的青白瓷器精品媲美。这足以说明中国的青白瓷器起码始烧于五代以前,以往认为青白瓷始烧于北宋的观点应予纠正。从诸多要素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青白瓷器,当属五代时南唐景德镇窑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同其他所有学科一样,编辑学也有自己的学科边界。以往编辑学界主要只研究以编辑两体论为主的狭义编辑学,自我划定的学科边界过于狭小,使自己的学科覆盖及学科疆域较诸实际大大缩小,因而严重影响了编辑学学科的科学性、影响力及其发展。如今必须向编辑五体论视域条件下的广义编辑学的应有边界拓展,重新建构其理论体系,扩大自己的学科覆盖,开拓其应有的学科疆域,发掘其实有的科学性,激发其强大的生命力,结束其原来那种孱弱无用、社会认可度低的不正常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4.
编辑用体论     
一编辑用体的概念与内涵编辑活动是由作者、编者、读者、编辑产品制作传播者和编辑产品等共同组成的统一体,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和不可否认的事实。编辑学研究不能不包括对作者和读者的研究,不能排除作者和读者,这已为编辑学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所认识。目前,虽然还有一些学者坚持在仅限于编者与稿件的狭义编辑学中不懈地奋斗,但完全可以相信他们终于会从这条难以走通的胡同中转出,汇入广义编辑学的正  相似文献   
5.
我的《中国古代编辑形成期考论》一文在《许昌师专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上刊登以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出版工作、图书评介》1992年第5期全文复印。而这篇《中国编辑萌芽期考论》原拟在另一家刊物先行发表的,后来却因故未能发表出来,这样就使上一篇文章失去了前提。为了使读者得窥全豹,现将此文仍在《许昌师专学报》上发表,以便贤哲同仁统而览之,予以指正。本文认为:作为具有人类文化缔构性质和导向性质的编辑活动①,它是与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几乎同时起步的,它产生于远古符号文化(主要是文字)的创造时期,人类最早的编辑是符号编辑。自上古至商代,是中国编辑活动的萌芽时期。  相似文献   
6.
口语加油站     
闲聊用语【知识结构】a.—He is really good,isn’t he?他真棒,不是吗?—He sure is.当然啦。b.Well,have a good day!恩,祝你今天快乐!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句的每个空白处填上一个适当的词,使其和第一句意思相同或相近。1.George eats a lot of healthy food.George eats__healthy food.2.Mary plays sports every day.Mary__every day.3.What’s your given name? What’s your__name? 4.Here is my family photo.Here is__photo__my family.5.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What’s___these socks? 6.We buy some bags for sports from Hualian Store.  相似文献   
8.
9.
编辑用体的范围几乎涵盖了当今世界的一切人,这就使他们的体量规模看起来十分浩瀚庞大,其内部结构也的确是十分纷繁复杂。但他们却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属性,既有着缤纷繁杂、人各相异的个性,也有着百川归海、万法归一的共性。深入研究、分析、归纳和认识其个性与共性,无疑会有助于我  相似文献   
10.
从上古到商代(盘庚迁殷以前),是中国古代编辑的萌芽时期,这一点我们已经另文论述过了。而自商之盘庚迁殷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我们则把它划为中国古代编辑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编辑活动除继续整理、发展文字外,其主要成就是创造了典册、书籍,并使自身的发展臻于完善。编辑活动从原来不自觉的活动变为自觉的活动,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简单的收集、整理,变为有编辑思想、有编辑目的、有编辑方法、有编辑原则、已具备现代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