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泽如教育文选》最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刘泽如心理文选》的姐妹篇。刘泽如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甚丰,仅教育方面的文章、手稿和读书札记就达100多万字。该书选编了其中一小部分,共23万多字,是其教育论著的精华,分为8个部分:教育理论;陕甘宁边区教育经验;政治思想教育;群众路线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学校管理与领导;中国古代教育研究;工农教育与工农字汇。这些文稿虽然只是他的部分文稿,但体现了刘泽如的基本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可为4个方面;(1)在教育原理  相似文献   
2.
军事地理学研究军事地理与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其研究成果对指导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古代的军事地理是更好地认识当代军事地理的重要条件。可是中国历代的军事地理著作留下来的不多,而且,大家所熟悉的几部只是疏理编次历史文献的成果,未能证之以实地调查考察。文献记载疏误之处,部分可能通过考证得到纠正,多数便只能以讹传讹。中国数千年的学术史上还没有产生过一部能将历史文献和野外考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历史军事  相似文献   
3.
校点本《隋书·琉球传》有一处标点有误:“多斗镂树,似桔而叶密,条纤如发,然下垂。”以“发”字断开,“然下垂”,与上句文意不连。“然”为转折连词。发之下垂,何用转折? 查《隋书》这段文字,移植于《北史》、《通典》、《寰宇记》等书,这句话都做了小小的改动。《北史》换“然”字为“之”字,校点本这句话中间不断开,成为“条纤如发之下垂”使文气贯通。而《通典》和《寰宇记》的处理办法,均是在“然”字前加一“纷”字,成为“条纤如发纷然下垂”,也使文字顺畅了。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是我国现代革命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最先由北京学生发起,而后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陕西的青年学生,也积极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爱国运动中去,谱写了自己光辉的战斗篇章。 (一) 一九一九年,陕西处在反动军阀陈树藩的统治下。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全国最坏的两个督军中的一个(另一个是湖南督军张敬尧)。陈树藩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对上极  相似文献   
5.
省便 得体 规范──谈出版物阿拉伯数字的使用韦建培编者按:在出版业走向市场之际,出版者们的关注一时都转向了市场效益。编辑们首先考虑的是“这部稿子能不能赚钱”,放松了书稿内容的审查和编辑加工的功夫。于是,图书的内容和文字差错呈增加趋势,“无错不成书”几...  相似文献   
6.
九年磨一著,《陕西通史》从1989年开始动手撰著,到1997年全部出齐,经历了足足9年的时光。这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是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关怀支持下,由编纂委员会直接主持,数十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辛勤劳作的结晶。这是陕西史学史上的一件...  相似文献   
7.
“唯”和“惟”当作“独、只有、只是”意义时是通用的 ,所以“唯独”“唯恐”“唯一”等也常写作“惟独”“惟恐”“惟一” ,历来如此 ,本无疑义。然而近年来发明的电脑对文稿中的“唯独”“唯一”等等一律亮红 ,于是一些出版单位就跟着一律改“唯独”“唯一”为“惟独”“惟一” ,不改即判为错误。这是大可不必的。为了辨别有力 ,我抄录了一些词书的解释和上千条古今的书证 ,希望能有助于使坚持者信服。首先是没有哪一本词书摒弃了“唯”字的“独、只有、只是”这个义项。比如《辞海》 ,“唯”字的第一音第一义项即是 :“同‘惟’。①独 :…  相似文献   
8.
引文标点符号的规范韦建培编者按: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语词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作者、编辑对标点符号的应用不太重视,甚至随意乱用,往往使文章发生歧义。本文就引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较为全面地列出了常见的一些错...  相似文献   
9.
“让步政策”论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之所以成为异端邪说,招来横祸,至今还使不少人小心翼翼地看待它,原因很多,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被阉割、国家职能被肢解,当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以为,重新认识国家的职能,可以消除“让步政策”问题上的疑虑。  相似文献   
10.
“唯”和“惟”当作“独、只有、只是”意义时是通用的,所以“唯独”“唯”唯一”等也常写作“惟独”“惟恐”“惟一”,历来如此,本无疑义。然而近年来发明的电脑对文稿中的“唯独”“唯一”等等一律亮红,于是一些出版单位就跟着一律改“唯独”“唯一”为“惟独”“惟一”,不改即判为错误。这是大可不必的。为了辨别有力,我抄录了一些词书的解释和上千条古今的书证,希望能有助于使坚持者信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