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韩惠俐 《新闻爱好者》2011,(22):138-139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其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托尔斯泰一生追求真理,早年生活放荡,后来反省忏悔,节欲散财,放弃贵族特权,亲身参加农业劳动,帮助周围农民,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他的这一道德实践充分地赋予到了《复活》主人翁聂赫留朵夫身上。笔者认为《复活》中复活的就是西方概念中的灵魂,复活的是我们中国文化概念中的道德、良心和良知。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中国的读者立刻就会想到一个天才的俄罗斯诗人,想到一首首热情奔放、脍炙人口的抒情诗,想到引人入胜、彪炳俄罗斯文学史册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但是,目前诗歌界还只是从文学史的角度认识普希金的诗歌,对其生命美学意义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相似文献   
3.
韩惠俐 《新闻爱好者》2011,(11):138-139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其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托尔斯泰一生追求真理,早年生活放荡,后来反省忏悔,节欲散财,放弃贵族特权,亲身参加农业劳动,帮助周围农民,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他的这一道德实践充分地赋予到了《复活》主人翁聂赫留朵夫身上。笔者认为《复活》中复活的就是西方概念中的灵魂。复活的是我们中国文化概念中的道德、良心和良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