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维《相思》诗版本多样,异文现象复杂,本文通过对《相思》诗版本的梳理与异文的考证,指出:《相思》诗异文情况至宋代已经基本出现,明清两代新出现的"春来"与"愿君"版本直接影响《唐诗三百首》的选编与今本的定型;异文的产生与时代、政治、选家的诗学主张等诸多因素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唐书>经籍、艺文二志著录隋唐人著述甚富,但远非隋唐人创作之全貌.由于年代迁徙、战乱发生,一些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作品,后世亦颇有散逸.近年来,随着大量古代墓志的出土,不断有学者辑考出隋唐人著述多种.本文亦利用近十年公之于众的唐人墓志,在其他学者辑录的基础上,新补隋唐人著述三十二种,并稍作考辨,以使经籍、艺文二志更加趋于完璧,同时能彰显隋唐二季学术文化之盛况.  相似文献   
3.
张忱石先生的《唐代登科人名录拾遗》为近年来唐人登科辑补方面的重要论文,本文对该文所补登科唐人名进行了查考,发现有误考、失考现象。  相似文献   
4.
刘学锴先生1933年8月生于浙江松阳县,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本科毕业,免试录取为北大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师从林庚先生研治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1959年提前分配至北大新建的古典文献专业任教.1963年调至安徽师范大学,工作至今.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顾问.曾任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温李"研究及唐诗研究,擅长文献整理、史实考论及诗学阐释,先后出版独著、合著19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安徽省社科成果一等奖、安徽省图书奖一等奖、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别奖等多项.培养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啸天、博士生导师邓小军、丁放、沈文凡、彭国忠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曾被评为"百年北大中文系100名著名校友"(见《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6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终身成就奖.2020年12月,10卷22册1200余万字的《刘学锴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正式出版.围绕《文集》,立足治学理路和治学经验,本刊特委托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韩震军研究员采访了刘学锴教授,现整理出这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明代的《唐诗纪》是重要的典籍之一,在"全唐诗"编纂史上,其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它成书于万历前期,包括初唐诗纪六十卷、盛唐诗纪一百一十卷,收录作家572人,诗歌8362首(句)①,诗以人分,人以世次,同一人名下,诗歌分体排列.《唐诗纪》始事时间较早,在唐诗搜集、校勘、辨伪等方面,为清修《全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着发凡起例的意义.然而,由于规模较大,传本难见等诸多原因,长期以来,学界关注不够.特别是对其编者吴琯的认识,自《四库总目提要》出,其后陈陈相因,以讹传讹,少有辨者.《四库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二称:"《唐诗纪》一百七十卷,明吴琯编.琯,漳浦人,隆庆辛未进士.尝校刊冯惟讷《古诗纪》,因准其例辑此书."②这里关于《唐诗纪》编者吴琯生平的考释,讹误迭出.本文即就吴琯之字号里贯、学历仕进及刻书活动稍作考辨.读书偶得,聊以自备,不妥之处,以祈方家赐正.  相似文献   
6.
张忱石先生的<唐代登科人名录拾遗>为近年来唐人登科辑补方面的重要论文,本文对该文所补登科唐人名进行了查考,发现有误考、失考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