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采访和报道中不考虑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缺乏人文关怀。一些记者在采访中只关注自己想要的采访内容,不考虑受访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感受。在地方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叫XX,今年X岁,我家里很穷,该交学费却交不起,我妈妈没有钱,多亏某某助学基金帮助我,我一定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2.
广播记者要增强时政新闻的可听性就要从报道的指导思想、写作内容和创作手法上下工夫. 一、报道的指导思想要从民生、民意、民情出发.广播听众对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的要求往往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而一些电台的时政新闻报道多为会议新闻报道,内容停留在程序上、会场上,造成百姓对时政新闻的厌倦和反感.其实,各级党委、政府召开的会议都有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民生"内容.如果在报道会议新闻时,记者、编辑多留意会议上什么是老百姓关注的,哪些是老百姓感兴趣的内容,将关注点放在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内容上,你想不让老百姓听,他还和你急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