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紫檀     
马未都说收藏》系列共4本,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收藏文化的系列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作者精心选配的100余幅相关图片,也为本书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2.
坚强     
一个人的一生再平坦也会遇到坎坷。肉体上过不去的事不一定遇上,心理上过不去的事情一定会有。我们过去说坚强,一定是面对肉体的苦难。我父亲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和他聊起战争反而轻松得很。他告诉我,他与日本人拼过刺刀,面对过无数战友的阵亡,解放战争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他差点儿饿死,几天几夜只是战斗,从来没有听到过什么集结号。在我父亲身上,我看到的是上一代人的坚强,由于战争的残酷,面对后来生活  相似文献   
3.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吕坤的人,进士及第,从知县做到刑部侍郎,按说官也不算小了,但他总觉得在朝廷中不得志,于是称病辞归,闭门著书。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呻吟语》,洋洋大观,今日读之仍通篇哲理.让人钦佩其思想通达。  相似文献   
4.
猫的母爱     
早年看过梁实秋先生的一篇写猫的文章,多少年都记得文中猫的母爱。梁实秋先生生于北京,他笔下的猫就是我年轻穿过胡同常常倏然一闪的生灵。猫在先生的笔下散发着最为原始而感人的母爱。故事大抵是讲民国时期北平(今北京)胡同院落中梁先生的书房,有一只野猫连续不断地划破书房的窗户纸,从窗棂中穿过入室,常常把梁先生的书桌弄乱。梁先生无可奈何,但他的厨师精通旁门左道,在窗棂上用细铁丝下套,当晚就将那猫捕获,次日一早,厨师要将猫正法,梁先生不忍,遂为猫求情,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有句行话,叫“捡漏”,意思是花不多的钱买到物超所值的藏品.关注到我收藏履历的朋友发现,我特能“捡漏”,于是羡慕:“你运气是不是特别好呀?” 大多时候,“捡漏”的确是得靠运气.但除了运气,我还有自己的秘诀——我的很多藏品都是在社会热潮之前“捡”回来的,也就是说较大多数人之先,我已经看到了它们的升值空间. 这让我想到了孩子.好的收藏家,多把藏品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宝贝.实际上,我们又何尝不是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独一无二的藏品,去欣赏这些“藏品”,发觉他们的“升值空间”?  相似文献   
6.
行者     
行者无疆说的是身体也是眼界,更是思想。读万卷书也要走万里路,眼界决定意识。在西藏的路上,处处可以遇见行者,磕长头算是极致。看似无目的实际自己已有目的的行走者,我们总能见到,攀谈起来都是或曰哲理或曰人生。再有就是骑行者,与汽车相比算是悠悠而行,走到哪儿住到哪儿,没有赶路准时准点的概念。人生对骑行者表示出一种随意,他们乐意,起码此时乐意这种随意。我坐在汽车里看见高山陡坡上的骑行者,往往从内心为他们担忧:路远道险,前途未卜。但当他们从车窗上的反光镜中慢慢消失的时候,我会感动,  相似文献   
7.
尊重 我们一般理解的尊重都是自下而上的,仰视的时候,尊重油然而生.但多数时间我们遇到的是平视甚至俯视,我们还能不能保持尊重?怎样保持? 尊重是一种情绪,动物也具备.但动物的尊重仅限于自下而上,带有卑微的含义,看一看东非草原的狮群、西伯利亚的狼群,日常生存中尊重无处不在.动物的尊重是为了集群生存,换一种说法,不尊重这个秩序,就必须离开.这时候的尊重明显是强权,不情愿,但必须遵守.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都把达·芬奇与蒙娜丽莎的微笑联系在一起,那张脸充满了神秘。有好事的专家曾考证,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汉、2%的愤怒。这种技术型的分析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9.
艺术的天真     
颐和园水上的大黄鸭围观者人满为患,“黄鸭之父”霍夫曼为躲清静跑到观复博物馆来了。来时算是打了招呼,只是招呼打得太晚,当天我是鉴定日,所以顾不了他,只好让他自己参观。  相似文献   
10.
金槌朱汤生     
朱汤生(1941.7—2011.1)是Julian Thompson为自己起的中文名字,从字面上看港味十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朱汤生1973年率苏富比(SOTHEBY’S)拍卖公司进驻了香港,并在那年主槌了香港第一场中国古董的拍卖。那时的拍卖都在少数富人小范围中进行,场地局促,朱汤生站在拍卖台上,尽管头都快碰上屋顶吊灯,但英姿焕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