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的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非常重视出版社的专业分工,在建国初期,对于全国性和各省市性的出版社设置,就是依据专业分工为原则的,尽管这种专业分工的立足点并非一元化的,比如有的是按照图书的类别、学科进行分工,像文学、科学、戏剧、电影、曲艺、文物等等;有的则以读者对象进行分工,像教育、农村、解放军文艺、青年、少儿、工人等等,也还有的则以时代、地域、民族、语别进行分工,  相似文献   
2.
古籍的出版工作,是脚步蹒跚地进入九十年代的。今后十年的途程如何,这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不能简单地用乐观或悲观等空泛的语言来概括。在这里,我想谈一些零星的想法,目的在于求得大家的指教。古籍出版工作也同其他专业出版工作一样,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它担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方针,这也就是所说的注重社会效益。这个总任务和总原则给古籍出版工作者提供了在本专业范围内发挥聪明才智的无  相似文献   
3.
编辑随想     
经历过年终岁尾一段时间的嚣烦,随着甲戌年的幡然降临,我又有幸静坐案前,得以细细地品味人生,随想联翩了.说是随想,可由于一直从事出版工作,想来想去还是被束缚在出版工作上,这真也是乐也在此,悲也在此.一 据闻,全国的出版社已有五百四十三家.对此,有人讲过多,有人说不多,似乎各有道理,这里的关键在于以什么作标准.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即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它是通过向社会提供多样的优秀的出版物,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健康的精神文化需要.如果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出版社的多少,那恐怕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的.试想,我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有五十六个民族在繁衍生息,总人口达到十一亿多,说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大概不为夸大,仅仅有五百多家“没有烟囱的工厂”在为他们生产精神文化产品,怎么能说多呢?!再看看我们的图书市场,还有那么多角落和读者并未及时引起我们出版工作者的注意,先不说尚未脱贫的地区,那里的人们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自然还难以顾得上读书看报.而更多的地区随着改  相似文献   
4.
自从新故事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现象而受到人们的注意以来,不少同志曾就它的属性问题——属不属于民间文学问题,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这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研究、推动新故事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通过这种讨论,却也促使我从另一个方面,即从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作用方面来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几年里,对于专业性强、承担古籍整理出版任务重,而又缺乏政府资助、享受不到特殊政策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来说,如果可以用举步维艰、蹒跚而行来概括的话,那末,到了纸张和工作大幅度提高、出版事业普遍萎缩、出版利润严重滑坡的1988年,那就只好用困难重重、艰苦跋涉来形容了。真的,每一想及书籍的征订数字急骤下降,有的仅为数十册、数百册,根本无法开印,而年出近二百种的图书中,其中约占80%经济亏损,10%可以保本,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