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从中国人民广播播音事业诞生之日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七十年辉煌的历程中.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代代播音主持人恪守职责,不辱使命,用声音传播真理、记录历史、讴歌时代、传承文化,忠实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热情地为广大人民服务.人民广播播音七十年的历史,印证了"培养什么人"的重要,也积累了"怎样培养人"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首"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动"的深入人心,北京市很市政府不断丰富、升华、发展"人文、科技、绿色"三大理念,适时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口号,其中"人文北京、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2010年5月1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圆满落下帷幕.从1996年开始举办"齐越朗诵艺术节朗诵大赛",到2003年开始举办"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从只有一所、数所院校关注,到近百所院校先后参加,大赛已不仅仅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盛会,已经成了全国大学生朗诵爱好者相互交流学习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年轻人尽情地燃烧激情,挥洒希望的汗水,"用声音记录历史、用声音纪念辉煌、用声音展现风采、用声音创造明天".十二届大赛,笔者每每着盛装出席,因为笔者把它视为具有重大仪式感的有声语言朝拜活动.在抑扬顿挫的朗朗诵读声中,聆听浩瀚文学海洋中的黄钟大吕,徜徉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世界,感受青春生命的律动,感受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觉得无比幸福.  相似文献   
4.
时刻准备着     
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受众需求日益丰富、传播全球化趋势日益逼近、现有传播格局面临巨大变革的今天,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又一次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时期的中国广播人,要在新的历史征途上继续激浊扬清传正声、弘扬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5.
口语表达与语言功力鲁景超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主持人节目”形式已遍布全国各地台站,应运而生的节目主持人队伍也以惊人的速度壮大起来。但是,我of也要清醒地看到:“一方面队伍发展壮大了,另一方面水平确确实实参差不齐。”①相当一部分人,在没有经过严格选拔、...  相似文献   
6.
鲁景超 《现代传播》2016,(4):149-152
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最早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院校,毕业生遍布中央及省市级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创新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应用问卷调查法、质化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不同年代毕业生就业取向的变化、就业指导老师的工作记录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动态追踪这三个维度,结合传播学、语言学、播音主持艺术学,探究传媒变局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与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从来也没想过会和日本人打什么交道。虽然,那场战争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但作为东北人的后代,心里却总有一种难以尽说的情绪。 我父亲,是著名作家萧军、萧红青年时代的好友。“九·一八”事变后,他们先后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几经坎坷磨难,五十年代初期,父亲和萧叔叔才得以在北京重逢,并且成为近邻。他们之间的友谊,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我最早读过的文学书籍,大概就是《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了。从书里,从父辈们的言谈话语里,我了解了家乡人民苦难的过去,那片黑黝黝的土地,早已深深印在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