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1.
华盛顿是新闻界的一块“肥肉”,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派出记者在那儿“安营扎寨”,收集有关这个超级大国的消息。白宫、国务院的发言人几乎每天都要就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情表态,其中自然也不乏对别国“指手划脚”的例子;美国总统在会见外国客人或向记者“吹风”时打一个“喷嚏”,也许会引来记者一番彻夜不眠的刨根问底,将这个“喷嚏”带到世界各地……。几千名记者云集华盛顿,他们是“好事者”,从不“安分守己”,总想什么地方出点事,好让他们写出引人注目的消息。这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一群,两天没东西可写就象热锅上的蚂蚁,得设法“钻”出点新闻来。美国虽然标榜“新闻自由”,公民有知的权利,记者有让读者知的义务,但是,任由这几个人到处乱“钻”,也不免“钻”出是非来。于是,精明  相似文献   
2.
1990年在北京举办亚运会期间,各比赛场馆人们都可以看到美国“可口可乐”饮料供应处。这种可乐是经过冰镇处理的,喝上一杯,清凉可口。更绝的是,只要是记者,喝可乐不要钱,管够。在新闻中心,记者们不仅可以随时去要,负责供应可乐的小姐们有时还将冰镇可乐送到忙得不亦乐乎的“老记”办公桌前。那份热情,仿佛要将可乐作为记者的主要动力。千方百计引起你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一个巨型地球仪,在圆型大厅里徐徐转动,永不停息。北京、东京、莫斯科、伦敦、巴黎、华盛顿等城市,缓缓从你眼前穿过。不,你也许会感到,你正悄悄从他们身边走过。圆厅左边是一个小小的展厅,一台笨拙而古老的打字排版印刷机和一台灵巧的电脑并排站着,显得是如此的不谐调。印刷机后面的墙上,挂着经过精选的大幅图片.第一幅是一张古老的报纸:《洛杉矶时报》,1881年12月4日创刊,发行1000份。  相似文献   
4.
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上海。一名22岁的美国水兵骑着刚买的一辆自行车,沿着黄浦江边兜风。上海,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第一大城的一切,对他都是如此新鲜。他真想把上海看个够。然而,他是随一艘美国军舰来接美国战俘的,任务完成,军舰就得启航。军舰带走了年轻水兵,同时也带走了年轻水兵对中国的怀念。“我老了……也算做件有价值的事情”45年后的1990年,中国首都北京。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外”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北京穿大街窜小巷,在  相似文献   
5.
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快,人们对信息的需要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如果说在现代战争中抢先一分一秒就能赢得胜利的话,通讯社抢先一分一秒发出消息就有可能赢得读者。竞争是无情的。谁的消息先到用户面前,谁就争得了地盘。谁慢慢腾腾,谁就失去战机,丢掉读者。笔者在任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期间,曾置身在这个竞争的激流中,力图冲向浪尖。华盛顿云集着几千名记者。他们用各种手段采集新闻,并以最快的方式向美国以及世界各地传送。用一个“抢”字来形容记者采集新闻,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记者在白宫采访,经常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白  相似文献   
6.
目前,西方流行的新闻报道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客观报道要求尽可能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在新闻中,记者不发议论。新闻与评论、社论分开。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新闻界就出现了要求记者尽可能公正、准确地报道新闻的倾向。本世纪初,将消息与议论分开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承认。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客观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准  相似文献   
7.
微信在美国     
正笔者五年前开始用推特(Twitter),四年前开始用脸书(Facebook),两年前开始用微信(Wechat)。现在推特与脸书与笔者如果不是渐行渐远,也是若即若离,唯有微信这个"小三",与笔者越走越近,时不时地惦记着打开手机,看是否有新东西进来。记得1991年刚到洛杉矶在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读硕士时,与国内的联系主要靠写信,一分钟两美元的电话费根本负担不起。后来到报社做记者,打越洋电话也是一种奢侈,真遇到急事要打电话回国,也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