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从爱与智慧的角度出发,调查普格中学班主任在个体差异,师生关系,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认识,提出了班主任成长和培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电视事业自五十年代至今日,已经走过了四十年光辉而曲折的历程。前二十年由于国门紧闭、经济停滞、政治运动频仍而发展缓慢,后二十年由于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政治民主而发展飞速。受制于电视实践的现状,电视理论研究呈现出的情形是前二十年乏善可陈而后二十年百花齐放。后二十年的电视理论研究,每隔几年就出现一个理论研究热点,从对电视特征之探讨,到对电视纪实之研究、深度报道之探求,再到主持人问题讨论,以及今日方兴未衰的电视产业化问题研究,真如走马灯一般变幻,叫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3.
一、选准审美视角,促成审美心理的倾向性审美感知是人脑对审美对象的直接反映,是审美活动的最初阶段。只有选准了一定的审美视角,才能据此正确地进行审美判断。由于古诗内容迥别,风格各异(或状物、或抒情、或议理、或述志),决定了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审美对象(古诗)进行审美感知时,要善于发现不同篇章的闪光点。一般来讲,凡写景状物的,应致力于析景现形,强化画面形象的感知;凡  相似文献   
4.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别号抱一,我国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杰出教育家、政治家和诗人.著有<中国商战失败史>、<中国教育史要>、<黄海环游记>、<八十年来>.诗集<天长集>、<红桑>. 作为一个教育家,黄炎培十分关心儿女的成长,注重在点点滴滴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 一天晚饭后,黄火培看到几个孩子正在屋里做游戏,便独自走到楼上的书房里.他突然灵机一动,把一个鸡毛掸子故意扔在地上,然后冲楼下喊道:"孩子们,赶快上楼来,爸爸有事找你们!"  相似文献   
5.
李嘉诚是香港有名的大企业家,和所有成功的企业家一样。李嘉诚的成功之路并不平坦。李嘉诚曾这样回忆他的少年时代:“先父去世的时候,我不到15岁,面对社会,很快就开始工作了。当时家境非常不好,读书的机会可以说是一点都没有,而自己又非常想读书,所以我就白天做事,晚上用功。因为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我必须全力以赴地做双倍的事情。那时候真穷呵!穷到我只能买旧书自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