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在诵读一定苏轼文学作品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有关资料记载苏轼全部作品中“清”字的使用有千余次,而且皆为褒义,无一贬语,其中形容自然物体的400余次,作为事物名称的80余次。通过清字在苏轼文学作品中使用率之高,可以看出苏轼对清美品位的追求。在苏轼的审美意识中,“清”是远离仕途而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数学的学习,历来各名家已有不少精辟见解,我在这里仅讲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兴趣 兴趣是学习内在的动力,但大多数情况下,兴趣又是要靠后天培养的。因此,我觉得培养自己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好数学的关键。培养兴趣,并不是一味地去做难题,解难题的过程中虽然能得出一些令人拍案的技巧或思维方法,但是做难题意味着花费很多的时间,这并不切合每一个同学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君子于役>这首诗中"日夕闺思"具有的母题意义的分析,阐明了"闺思"产生的特定社会背景.以及"黄昏"意象作为"闺思"情绪支点的特殊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日夕闺思"这一母题在中国诗歌创作中承继和重释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诵读一定苏轼文学作品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有关资料记载苏轼全部作品中清字的使用有千余次,而且皆为褒义,无一贬语,其中形容自然物体的40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的推进,在世界范围内,经典文学的价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经典文学价值受到怀疑,尤其是现代文学的珍贵遗产面临着种种挑战。有的作品,曾被看作经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退出经典行列。先前没有看在眼里的顽石,后来可能发现竟是一块美玉。冰心写作80多年,但直至文革,她所提倡的爱也一直没有真正被我国的主流社会认同,而是被贬低、被歪曲成“资产阶级思想”、“闺秀文学”,打上了中国战争年代、阶级斗争年代的极左的烙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很多词与词之间是有着一定相互关系的,掌握古代汉语词汇,不仅要重视词义的掌握,还应重视词汇组成的系统性,主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同义词的辨析,要注意它们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句法功能上的不同和词汇发展的变革;二是同源词的探求,注意它们声音和意义上的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7.
黄俊亮 《新闻爱好者》2017,(12):106-106
文化创意视域产生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和发展的文化共存时代。在这样的思潮视域下,东西方文化通过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经济产业等多种模式开始了全面而深入的交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总之,这是个全球文化的冲突和交流更加频繁而深刻的时代。由龙吟主编的《汉语表达与中文写作》(2012年8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诞生于这样的时代思潮中.  相似文献   
8.
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及培育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具有隐性、基础性、长期性特征。出于理论廓清和教育实践的需要,有必要厘清高职生的基本职业素养的涵义。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包括沟通、崇实、敬业、诚信、协作、拓新等内涵。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途径主要是课程资源重组、教学方法创新、考评标准构建、校园活动熏陶、职业氛围营造、教师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