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菲茨杰拉德对于我的特别意义,似乎从十几年前刚进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时就开始了。那时我接到一项翻译《了不起的盖茨比》简写本的任务,顺便做功课,将小说的原文、全译本乃至评论都研究了一番,越读越觉得当初在大学里真是没有读透它。盖茨比的天真与世故奇妙地调和在一起,整部小说仿若"随口说梦话"的气质和殚精竭虑的结构也调和在一起,居然找不到突兀之处。事实上,  相似文献   
2.
本书收录的文章绝大部分是对于外国文学、外国文化范畴内的作品、现象、人物的记述、解读,评析与思考。此外还收入了作者对国内外文化现状观察的文字。这些文字既具有一定的学术含量,又注意以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面貌示人,沉静兼具俏皮,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我可真喜欢坐地铁啊.一头钻进地球的肠子,去赶一班火车,此事委实有些超现实的味道.那里是个自成一格的小世界,诡异的风,奇特的气候体系,叫人毛骨悚然的声响和油腻腻的气味,都自成一格.而这一切,  相似文献   
4.
编辑这行干了十多年,有些习惯早已成了条件反射。比如,每年排工作时间表,会先在八月的那一周做上记号,再往前倒推,排定新书的生产周期,计算有多少重头书能赶上这趟集——当然,难免也要提醒自己,务必把一年里最充沛的体力攒到八月。也真得细想想才会意  相似文献   
5.
一年书生活     
自从当上了编辑,读书这件事就变得不那么纯粹——无论眼前是一本书还是一叠书稿,应站在读者立场还是编者立场去审视它们,是一个时不时会浮出来让人暗自一惊的问题。既然无法避开它,那我在回顾过去一年的"书生活"时,就干脆以职务为界,将这些书分成"社内"与"社外"两类,对前者"内举不避亲",对后者"外举不避仇——"仇"字当然是玩笑话,无非是大家在一个大集市上摆摊,但凡对手拿出了叫人眼前一亮的新货,也要忍不住喊声好的,这既是读书人的兴之所至,也是有利于大集市整体繁荣的好事儿。  相似文献   
6.
7.
再读张爱玲的《小团圆》,有一段家常情节从纸面上跳出来:“(九莉的母亲)有一次看了电影,在饭桌上讲,里面琼·克劳馥演一个饭店女侍,为了子女奋斗,自己开了饭馆,结果女儿不孝,抢她母亲的情人。”这里的《米尔菊德·皮尔丝》,正是好莱坞名片Mildred Pierce的直译——不知道在张爱玲时代,  相似文献   
8.
按照《寡人有疾》作者苗炜的路数,不管评论什么,先要来段故事.那就讲个真实的故事,先前我在微博上也提过.当年《译文》杂志因故停办的时候,时任执行副主编的我接到一位读者从北京打来的长途,一开口就说:"这么好的杂志办不下去是因为没钱吗,缺多少我们攒份子成不?"  相似文献   
9.
替这篇札记想过N种飘逸的开头,最后还是决定用个最官方的:作为此前一直从事外国文学译介工作的出版者,我做小白的随笔集《表演与偷窥》算越界,算是一次向原创文学的"偷窥"——无他,只因为这位"演员"是小白.  相似文献   
10.
黄昱宁 《当代学生》2011,(Z4):79-80
将厚达七百多页的《E.B.怀特书信集》翻译成中文,这个选题并不好做。就连国外版权方也建议我们"不妨做个精选本,一来节省版权费用,二来市场容易接受"。书信琐碎散漫,没有连贯的情节,若非出于研究目的,抑或实在对信中人情有独钟,要下决心用半张电影票的价钱抱一堆信回去——单单收信人寄信人之间的关系都会让你搞半天脑子——这对读者是一件多少构成考验的事。但是E.B.怀特值得让我们冒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