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二十多年的课程教学改革经历了“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虽然这期间教育界始终关注着“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然而作为“人”的学生,其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并非一直引起改革者的重视,而是有一个从“缺失”到“成长”的流变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陶冶学生的性情,就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文学美、情感美、音韵美和童趣美,用美的语言来塑造美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新工具总能为广告带来新可能。作为碎片化传播时代出现的新生事物微电影,很快被广告人纳入视野——与微电影积极结合的广告,消解了传统广告与媒介内容及受众的根本对立,在广告传播的创意空间、受众卷入深度和实际效果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是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涵,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有必要基于城乡统筹的大方向,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改变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统筹政策规划,将职业教育纳入社会经济整体规划中;改革经费投入政策,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补助力度;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市场的建立;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以区域统筹为重点的城乡职业教育集团。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艺术生活较为匮乏,主要以大众化娱乐消遣为主,低层次艺术消费为辅,艺术活动边缘化明显。社区教育可以通过完善公共文化艺术设施,丰富社区艺术活动形式,创新社区公共艺术服务,打造社区文化艺术品牌,提高群众艺术参与热情等举措,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这对于改善社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境界,加快他们融入社区、融入城市的步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是由政府主导供给的一项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由于是面向"三农"的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具有不同于一般教育公益性的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基于对教育公益性的解读和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内涵与特征的分析,农村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可以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创新办学机制、增加财政投入、推广免费政策、实行对口支援五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目前师范生教育实践中双导师制实施的困境,探索出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小学的交流合作,本文深入分析了双导师制的意义、存在的困境以及原因,提出了优化双导师制,培养卓越师范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当下各大高校针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双导师"指导的这一现状,旨在探讨双导师指导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师范生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加大执行力度、增设相关课程等措施完善双导师体系,以此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现代课堂教学之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预设,由此导致课堂教学越来越程序化、机械化。新课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动态生成”这一概念,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预设”与“生成”这一对矛盾,两者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预设而不死板,生成而不游离,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0.
黄晓赟 《继续教育》2013,(12):31-33
成人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有赖于建设一个良好运作的成人职业教育支撑服务体系。本文从政府工作考核、经费保障、教育资源整合、培训模式等方面总结了国内成人教育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从中得出我国成人职业教育支撑服务体系的构建应从强化政府行为、构建多渠道并进的经费支持体系、整合培训资源、规范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营造终身学习氛围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