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黎玉洁 《兰台世界》2016,(11):146-148
唐宋时期,巴蜀建筑是古代建筑文化、施工技艺的重要时期。其不但携带了大量的人文历史信息,也是巴蜀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受社会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巴蜀建筑发展更为快速,建筑文化和技术传承了巴蜀地区千百年来的建筑技艺,出现了各种娱乐性等建筑。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套比较完善的、与之相配套的改制政策作为前提和辅助.文章通过对公共体育场馆改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政策的需求,提出了公共体育场馆改制应该制定的六个方面的相关政策内容.  相似文献   
3.
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中关于修身做人的最高境界。"善"包含三重内涵,水因其性,可以恰当地比喻上善的道德思想。七善论是对上善的具体诠释,"居善地"是前提,"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是对心理状态和行为处事方面的要求,"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素养方面的要求。高校教师应该具体落实"上善若水"的道德思想,以"七善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公共体育场馆改制的概念的基础上,从实践的需要和宏观政策取向的需要两个方面阐述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制的必要性.以公共管理学和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供给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制在理论上的可行性,通过对国外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我国其他行业系统的事业单位改制的描述论证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通过分级改制和分类改制概念的提出论证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制在操作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