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47篇
科学研究   16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赛艇运动员训练满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诸葛伟民 《体育科学》2006,26(11):57-61
基于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中有关工作满意感的研究理论与成果,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我国120名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满意感现状及影响训练满意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赛艇运动员训练满意感总体水平一般(M=3.086),影响我国赛艇运动员训练满意感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教练员因素、报酬福利待遇、组织承诺、退役保障等4个。运动员个人特征变量中,专项训练年限、运动等级、是否主力队员3个变量对运动员的训练满意感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浅析高原反应的克服与适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机体的生理特性和高原环境因素展开综述相关文献,总结了目前应用于实践的高原训练方式手段,以应用于克服和适应高原反应.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两同学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用一半时间跑,一半时间走;乙跑一半路、走一半路。如果他们走和跑的速度均分别相等,则谁先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4.
5.
6.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人文因素。当下,倡导“课程思政”,阅读的教与学都发生着重大转变。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特别关注学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人文浸润,强化阅读教学中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具体的实施策略有意识定位、元素挖掘、方法引导、反馈评价等。  相似文献   
7.
部分课堂虽精心准备,但时有“断片”、“冷场”现象。文章指出:若抓住问题设置的要点,把握好几个尺度,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用兴趣作支点,思维容量作支撑,注重问题的连续性和梯度,配合富有魅力的语言,抓住动态生成性问题,科学设置,可以“问”出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8.
构建职校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为丰富的人才培养要求,职业学校必须从多方面构建一个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使每一个学生有一个良好学业支持系统,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近年来,我校在构建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2005年,“博爱之都”南京刚刚步入6月便异常火热。持续数天的高温之后,南京人迎来了一场瓢泼大雨。雨后南京的绿色是分外迷人的,满街的法国梧桐、雪松青翠欲滴,一片郁郁葱葱。6月12日,雨后的南京迎来了她在这个夏季的第一个重要会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黄果树瀑布>的写法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其中抒发作者内心感受的部分(课文的6、7小节),是本课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