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方式、途径的选择固然重要,但首要的是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人的素质的内涵.本文认为,现代社会人的素质具有综合性,它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历史将永远铭记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这一伟大光辉的日子:被英国殖民者侵占、统治一百五十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是当今举世瞩目的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和国际自由港。其经济发展的奇迹和韩国、新加坡、台湾一起并称为亚洲“四小龙”。这奇迹的出现,就外部条件来说,主要是长期以来中国内地无私地、大力地支援和扶持。就内部因素而言,主要取决于香港人的勤劳、创造田种。但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影响香港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很值得人们思考、研究。其中,港英政府统治香港以来所采取的自由港政…  相似文献   
3.
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首先要弄清这种素质的内涵。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里品质。依此类推,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则是指领导干部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在领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允许、支持和鼓励包括私有制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已成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方针、政策。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有制经济已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残余”、“尾巴” ,也不再仅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而名正言顺地登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大雅之堂”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包括私有制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 ,在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自由的所有者。”~(1)二是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这两个条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同时都具备了,因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成了商品。 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的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适用的,无可争辩的。 但是,近些年来,理论界在对此问题广泛深人的讨论中,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见解,其中不乏有见地的、发展性的。但也有些观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有待探讨、商榷。本文试就其中的三种观点,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教育、科技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已人所周知,但对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探究、论及的不多。实际上,教育和科技说到底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说是文化的子枝。教育与科技等和经济的关系、教育和科技等对经济的反作用,只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反作用的了力或支力。本文试图剖析文化和经济的关系,着重探讨文化对经济,特别是对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启动作用,进而阐述现代市场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不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科学的发展观就无从谈起。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我们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的。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弄清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系统,既有涉及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宏观的科学发展观,又有涉及地区和部门的中观的科学发展观,还有涉及企业乃至个人的微观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些不同层次的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中落实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与实践的深人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是商品的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一理论的确立无疑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同时也向许多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客观要求。然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定,个人收入的分配只能按“按劳…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在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是否是商品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性已被大多数理论工作者所接受,但对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性问题颇有争议。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具备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力商品的理论,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要有人身自由,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具备了这一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就具有了可能性。二是劳动者必须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因而不得不把存在于自己身体中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这一条件,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变为现实。 这两个条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同时具备的,因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成了商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两个条件是否同时具备因而劳动力是否是商品?有人认为,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私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劳动力是商品(这种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承认),而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因而劳动力不是商品。按这种说法,就意味着同一个劳动者,如果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劳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事物的永恒发展,与时俱进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发展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闪耀着时代哲学精神的光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