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仅仅是教师的说教是不行的。把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认知过程,来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对教师而言,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对学生来说,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问得好,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面对天真的孩童,我真切的感受到——“问”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3.
面对着桌上堆放的三年级小朋友习作,我无从下笔。说是习作,确切地说是一篇篇流水账,记录着从早晨到晚上的点点滴滴,从上学到放学的桩桩件件,平淡如水,无主次之分,无详略之别。要修改这样的习作,似乎没有什么头绪,但又不能置之  相似文献   
4.
每逢周五的两节习作课,我总想借机"掺点假",有时想赶赶进度,有时想补补作业,可是平日听话的孩子们一反常态,霸道得把我所有的预设全盘否定。不少人认为习作是份苦差事,怎么他们就乐此不彼呢?据了解,才知真正吸引他们的是习  相似文献   
5.
每逢周五的两节习作课,我总想借机“掺点假”,有时想赶赶进度,有时想补补作业,可是平日听话的孩子们一反常态,霸道得把我所有的预设全盘否定。不少人认为习作是份苦差事,怎么他们就乐此不彼呢?据了解,才知真正吸引他们的是习作课能饱食“分享”大餐——它从不同形式,不同层面,展示它无穷的魅力,给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它使课堂成为充满诗意和快乐的地方。中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上刚刚起步,只有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踏入习作的大门,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保持他们习作的热情。而“分享”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的多种多样,让他们在习作前体验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意境。一、从分享内容入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