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霍克担任澳大利亚总理的1983至1991年,澳大利亚在柬埔寨和平进程上的政策有所变化,引发了与中国之间的争执,对中澳关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综合作用下,中澳在柬埔寨问题上由最初的唇枪舌剑走向了妥协和合作,既保障了两国各自的利益,也为地区和平事业作出了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苏美英等大国对赢得胜利起了主要作用。但是,世界上各弱小国家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地域辽阔、当时国力不强、人口仅700万多的澳大利亚在这次大战中的作用至今仍鲜为人  相似文献   
3.
1942年,一支40多人的澳洲部队随同另外两支英军援华分遣队进人中国,旨在协同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展开以破坏交通线、扰乱敌军阵营为主要内容的游击战。这是历史上中澳两国军队首次结成联军,在中国战场上并肩抗击敌寇,谱写了中澳友好合作的动人篇章。这是中澳关系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一幕,回顾它的来龙去脉,探索其作用与启迪,对推进中澳关系无疑有现实意义。一、历史背景经过数年抗日战争,至1940年中国还是丢失了大片国土,被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大半个中国。中国中央政府被迫迁往重庆。其时,中国军队损耗严重…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和澳大利亚经济、政治考量的双重视角,探讨澳大利亚政府发展援助(ODA)对我国1978年以来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澳关系的理解,促进相互间的进一步友好合作.澳大利亚是西方最早并长期坚持援华的国家之一,澳援为我国应对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均产生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战后澳大利亚亚太外交战略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澳大利亚外交战略随世界大格局、大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战后初期,外交战略长期呈现消极保守的特征;70年代,开始确立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独立性及本国特色退步得以展现。战后澳亚太外交战略,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消极的地区防务战略(战后至1949年)、冷战对抗性质的前沿防御战略(1950年至1972年)和促进和平、发展的睦邻合作战略(1972年以来)。  相似文献   
6.
后冷战时期澳大利亚对华政策总体特征是:用足中国经济腾飞带来的经济利益,同时,关注两国在政体、价值观、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融合对华接触和地区接触战略,以多边组织制约中国行为;承认中国地位上升对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但力阻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地区主导力量,美国因素时常影响澳对华决策和态度。  相似文献   
7.
8.
中国一定规模的天然气进口始于2006年5月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LNG)抵达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公司。迄今,澳大利亚供应了我国约60%的LNG进口,未来,也将是我国主要LNG供应方。中澳天然气合作有助于我国完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多年来,中澳燃气业合作,发挥了积极有益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出现了一些应予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996年约翰·霍华德任澳大利亚总理后,中澳政治安全关系跌宕起伏、摩擦频生,其中美国因素作用巨大。虽经中澳两国政府共同努力,双边关系已趋平稳和发展,近年来,澳美关系中的中国因素作用也在逐步上升,但中澳在战略上的分歧、相互间的疑虑和担心一时还难以消除,美国仍然是影响中澳战略关系的重大变量。  相似文献   
10.
十年前,初次赴澳大利亚研修,在墨尔本澳华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问题研讨会上,有幸首次聆听澳大利亚皇家军队前中校大卫·麦都格老先生报告,讲述其亲身经历的1941—1942年澳大利亚援华军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助华抗日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会后不久,老先生热忱邀我到他府上聚谈,多次交往,很快与热情好客的麦都格先生成了好朋友。前不久。再度赴澳时,抽空专程去探望82岁高龄的麦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