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的伟大先驱。他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就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学说 ,并将其看作是解决社会不平等的新的学理而予以关注和介绍。这种介绍虽然尚不成熟 ,但它毕竟表明孙中山热情追求真理的精神 ,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其功不可没。一孙中山在十九世纪末叶踏上了社会政治舞台。1894年夏 ,他怀着改革的热忱上书李鸿章失败后 ,便毅然跨出决定性的步伐 ,立志实行革命以改造中国。他是个受过“欧洲式”教育的青年 ,其从事革命的思想武器主要来…  相似文献   
2.
1941年 ,时任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和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名誉主席的宋庆龄 ,为工合募集资金 ,救济伤兵难民 ,在香港发起和领导了轰动全港、激奋人心的一碗饭运动。一碗饭运动是美国医药援华会等团体于 1 93 8年首倡的。它每年举行一次 ,在美国人民和华侨中募集捐款 ,以购买药物和医  相似文献   
3.
何香凝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她一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无私无畏、兢兢业业,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本世纪初叶,何香凝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结识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并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成为最早加盟的女会员。自此,她全力协助孙中山,积极从事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革命活动。一九二四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合作以后,何香凝成为忠实执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坚强战士。第一次大革命期间,何香凝满腔热情,不畏艰险,  相似文献   
4.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是教师应尽的职责。智能的培养,就是指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的问题。它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问题,而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问题;不是一项权宜之计的工作,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智能的培养,对学习不同专业,或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来说,其要求并不完全一样,即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作为历史系的学生,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分析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能独立地阅读、搜集、整理和运用历史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能  相似文献   
5.
从1919年到1926年,风华正茂的毛泽东10次来到上海,以他自己的革命实践,促进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也为上海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历史功绩永垂史册。 一 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显赫而震撼人心的年份。这年3月,26岁的毛泽东第一次来到上海,逗留了20天。  相似文献   
6.
“宁做爱国鬼,不甘亡国奴”。这是五四运动中上海青年学生用悲愤和热血写下的钢铁誓言,它体现了“五四”时代的青年为拯救中华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1月,英、美、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以战胜国资格参加了“和会”,但却遭到了比战败国还要坏得多的待遇。“和会”把中国人民提出的正义要求一概打了回来,并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全部让给日本。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的严重危机。为了抗议外交失败,挽救民族危亡,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余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愤怒声讨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声响彻长空,震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史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围绕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把握中心,抓住重点,讲清难点,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在此,我们拟就各编的重点、难点以及争论问题,作一简要介绍,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宋庆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她就积极参加并参与领导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运动,是著名的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前驱。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和世界人民的斗争紧密联系起来,宋庆龄又竭力主张联合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建立国际反对日本法西斯统一战线,并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特殊而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1919年,在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民主运动。这个运动发端于北京,当时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上海人民闻讯奋起,热烈响应,积极战斗,对胜利实现运动的直接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五四运动在上海展开的过程中,时任《民国日报》经理、总编辑和兼任复旦大学国文教员的邵力子,毅然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直接发动和组织复旦学生投入五四洪流。特别是运用他的笔,撰写了大量短小精干,寓意深刻的文章和“时评”,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政府的卖国,及时分析形势,指点方略,促使上海运动深入开展,推向前进。可以说,邵力子在五四运动中不愧是一名反帝反封建的勇猛斗士,是五四运动中上海的一位有影响的宣传者和组织者。  相似文献   
10.
1919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气壮山河、震憾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的火炬是由北京爱国学生点燃的,很快燃及全国各地。当时,全国的学生和人民群众义愤填膺,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