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渗透式人文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式人文教育寓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揭示了科学的人文内涵,把握了人文的科学基础,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充分地体现了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对于促进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创新、特别是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遗憾的是,我们在理论上对它研究较少,实践中更是重视不够,因而未能发挥其特殊的积极作用。本文根据个人的实践体会,尝试考察渗透式人文教育的一般特点及其作用。一、渗透式人文教育的一般特点大体说来,渗透式人文教育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针对性强。这是它的主要特点。教…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在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让人忧虑,深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紧迫和重要。文章透过大学生诚信危机的种种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教育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中心和基地,校长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和领导者,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课程方案只有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变为现实。而这一切有赖于校长对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坚定的信念,有赖于对改革方案的认同和接受。否则,他就不会有改革的热情和动力,就不会积极地去领导改革的实施。如果校长对课改是简单应付、被动服从,其结果必然与改革目标相去甚远。然而,据笔者的调查,中学校长,尤其是农村中学的校长对课改的认同程度不容乐观。笔者曾对109名中学校长作过问卷调查,其中,初中校长54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