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君萍 《文教资料》2013,(29):42-45,48
柳如是是明末清初值得一提的人物,不仅名列“秦淮八艳”,而且是名擅一时的才女,一生从事文学创作,且有佳作传世。陈寅恪先生为其“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所打动,为其作传,使其不得埋没于历史。本文主要对柳如是流传作品中的诗词进行赏析并浅探其创作特点,及成因。柳如是性格中的两重性让她的作品也是女儿情与英雄气并存,一面缠绵委婉,一面豪气英发,具有明显的刚柔并济的关学特征。强烈的个性意识与社会参与意识充斥于女作家的作品之中。作者前后期诗作风格呈现出明显不同特征,前期是兴象情韵之关,后期是平淡思理之美。柳如是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杨柳意象值得读者注意,“柳”既柔弱凄苦又高洁不屈,是作者自身形象的化身。柳如是诗词中显示的这些特点,自然是受到明朝追求开放自由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也与她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豪放激烈、追求独立的性格,以及受几社文人心忧天下的熏陶有关。另外,柳如是的诗学道路从早期跟随云间陈子龙等人拟古,学习汉魏盛唐之音,到嫁与虞山钱谦益后重功力重学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女作家的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2.
农业作为立国之本,对于人们生存国家富强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古代中国农业灾难频繁发生,极大地影响着农业的产出和人们的生活.面对这种情形,先秦时期具有真知灼见的先哲们,对于农灾的发生的自然原因和社会人为原因都有相当的认识,并且对如何有效地防治灾难的发生和减轻灾难的破坏,做了积极的探讨.这些认识是后代系统的防治农灾思想的源头,对于今天的生产生活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