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泛在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的深入发展,可视化学习资源成为学习者的迫切需求。如何进行资源可视化成为微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关键。知识元是显性知识的单位,是微型学习资源的代表,对知识元进行视觉表征实践研究,就是完成微型学习资源从抽象文本到可视化图像的转变。依据信息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分为形态陈述性知识元、内容陈述性知识元、效用陈述性知识元和内容程序性知识元四种类型。通过理论模型的阐释,以案例方式进行具体的可视化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可视化设计的知识元,把抽象的文本变成直观的图像,降低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自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果,更应该关注效益评价。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从绩效方面对整个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系统的政府行为与投入、资源建设、学习行为、管理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以期探寻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5.
众传知识作为“互联网+”时代全新的知识形态,具有“自由分享、群体创造、人人为师”的理念.文章通过对众传知识内涵的解析、对众传知识创生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以视觉文化课程为例,构建众传知识的创生路径:“线上线下融合”促进个体分享和共同体协商;作品创作实现人人为师、创生众传知识;移动平台建设推荐分享众传知识、促进知识形态循环迭代.  相似文献   
6.
张馨  刘和海 《科教文汇》2014,(15):127-127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高中课堂的教学效率。教育技术的革新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快捷准确地获取,这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素质的全面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产生与发展,它可以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心理,因此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意志、心理、审美等非智力因素全面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已成为教育技术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在对国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中国本土化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提出"助教"与"支持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2020年初,一场疫情让在线居家自主学习全面展开,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教育技术工作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平台学习优势,提高平台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效率,让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深受全国人民称赞的“学习强国”平台,其因具有人本性、融合性、互动性、便捷性等特点而成为学习者进行深度自主学习的典型。文章探究如何构建学习资源众筹、学习形式多样、学习评价多元的,自下而上、协同互动、数据支撑的自主学习平台,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指明平台建设方向,能为深度学习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远工程”)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农远工程”中教师专业化建设、学生学习和知识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知识管理,在论证知识管理对工程更有效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的基础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作为“十四五”规划中的战略举措,还是党的二十大中提出的必然要求,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为主体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体系在当下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美国#GoOpen计划自实施以来,在教育资源数字化、个性化、均等化三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对该计划官方文件与政策进行解读,对其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我国在进行高质量教育资源建设及其供给路径探究过程中应当重视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同时完善多重考核与评估机制,结合社会多方力量,保证每个学习者的享有权利,最终走向教育公平,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