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课程教学交互水平的质量决定了网络教学效果。针对目前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网络教学交互理论,构建基于项目引导的"主导—主体"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教学交互模式。在分析学生特点、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媒介从教学内容、教学支持两方面开展教学交互设计,以期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刘诗安 《大众科技》2011,(1):98-99,109
通过铝/锌及合金层状复合材料金相试样制备试验的总结,介绍了异种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界面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磨削、抛光和侵蚀等环节的操作要点,提出了在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教新类型,其发展需要一支具有现代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转变思想观念是培养教师现代教学能力的前提;而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各种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则是教师现代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产学研结合的办学形式是提高教师现代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领导重视、加大投入是培养教师现代教学能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刘诗安 《大众科技》2011,(10):211-212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做好地方性高职院校专业与企业的对接是增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功能的基本途径。广泛深入地开展市场调研,摸清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职业技能需求,根据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与企业专家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做好主要岗位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和学生顸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是专业对接企业的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刘诗安 《大众科技》2014,(8):133-13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赋予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而文化课教学又是中职人才培养的基础,既要考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又要考虑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必需的工具,还要考虑中职毕业生进入更高层次的职业院校学习和就业创业发展应具有的文化基础。如此重任落在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师肩上,唯有明确文化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领导、师生和家长都引起重视,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力度,在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方面下功夫,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担当起这份责任。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方院校更加注重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同时,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变革,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课程教学大纲必须从内容以及编制的组织形式等方面作相应的改变。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强调厘清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相关性,使教师明白所任课程承担的人才培养职责;强调课程教学中"目标-活动-评价"的一致性;强调课程考核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导向。  相似文献   
7.
为现代模具制造的虚拟原型开发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本文给出了虚拟原型技术的概念和虚拟原型的模具制造技术,并将虚拟原型技术应用于组织模式的研究,得出了模具虚拟制造组织模式图,对模具新产品开发、提高模具设计效率和改进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六角钢盘的ANSYS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的优化设计是一种全新的优化技术,其中的有限元分析技术能够满足用户对零部件满应力分布的需要,结构优化技术能够为零部件的设计提供更合理的设计尺寸。本文应用基于有限元ANSYS分析技术上的优化设计对一六角钢盘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9.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文章以高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岗位群的需求、教学内容的组织、职业技能的鉴定、操作技能训练的强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培养高素质机械制造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诗安 《大众科技》2013,(10):129-130,85
基于云计算的空间网络课程,具有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多层次性、终身教育的多样性、市场变化引起教学资源变化的频繁性等问题。建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空间网络课程,关键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多方合作制定多层次衔接的课程标准;二是围绕课程标准广泛地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虚拟实习情景;三是加强网络学习指导,优化质量检测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