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推动移动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动移动学习促进远程教育发展,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移动学习;建立移动学习系统,并与互联网无缝对接;开发适用的教学资源,开展恰当的教学活动;开展移动考试,优化现有的评价体系;促进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香港的高等教育有着有效的外部质量保证机制与各具特色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建立了良好的互认与沟通机制,有着良好的保质文化,并得到了国际认可。借鉴香港的先进经验,我们应该:树立“多元教育”理念,建立恰当的教育质量标准;加快“学分银行”建设,建立良好的互认与沟通机制;加强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校企合作,走联合培养之路;求真务实,营造良好的远程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3.
变革我国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制定我国的终身学习政策,应对成人高等教育科学定位;贯通各个教育层次,推动成人高教重心上移;建立明确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完善国家考试制度;构建科学的学习成本分担机制,建立终身学习奖学金、助学金与贷款制度;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与各种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课程建设规范,提升课程建设的整体品质;加强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强化到课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加强共建共享,提高精品课程效益;优化评审工作,推动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以人为本与高校教师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高校教师管理强调组织的威权性,忽视教师的主体性;强调组织目标的达成,忽视教师的自我实现:强调管理的统一性,忽视教师的类特性;强调管理的外控性,忽视教师的自主创新,造成管理绩效的低下。以人为本优化高校教师管理,即要从教师的教育生活世界出发,高扬教师的主体性,淡化“官本位”思想,以教师成长为本,构建师本组织,坚持对话与沟通,尊重教师需要的多层次性,实现教师与组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中部崛起"对湖南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诸多挑战与新要求。湖南的研究生教育应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变化,重构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体系;弘扬"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多方筹措办学经费,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一支开放性的师资队伍,提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并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诉求,需要我们树立通识教育理想,明晰通识教育目标,建立通识教育实务体系,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远程教师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建立远程教师教育的准入与退出制度,推出一批特色课程、精品专业,打造远程教师教育品牌,整合各类教育机构与教育资源,建立区域性的远程教师教育网络,建立远程教师教育实践基地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加强远程教师教育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师成长内涵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有关于教师成长内涵的研究强调从社会的角度向教师提出要求,强调教师的社会价值、工具价值,忽视了教师的本体性、生命性;强调教师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教师整体德性的提升与生命境界的拓展.本文尝试从教师主体的角度出发,对教师成长的价值取向、教师素质的构成、教师成长的方式与阶段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办好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要转型为新型的开放大学,当前应做好以下主要工作: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推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加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技术服务能力;改革考核与评价机制,探索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