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7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早已议论得沸沸扬扬,似乎没有人否定上述提法的正确性。然而,实际做法和实际效果如何,却颇有值得怀疑的地方。众所周知,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手段,它虽然不能“一锤定终身”,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教与学、知  相似文献   
2.
四、交际空间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其范畴通常表现为体积、位置和距离。而动作语言学中所谓“交际空间”,主要指人际交往时所处的位置和相互间的距离,人们利用“交际空间”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表达一定  相似文献   
3.
河口瑶族自治县是云南省与越南毗邻的一个边境县,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县境内除聚居着瑶、壮、彝、苗等民族外,县城及其附近还居住着相当数量的汉族。这部分汉族大多是清末民初为兴建河口镇新区及修筑滇越铁路而由两广招募来的工人和随之而来时商人的后裔,祖籍多属广西钦州、百色,部分为广东的佛山、番禺。这些来自粤语地区的汉民居住较为集中,粤语世代相传,与当地通行的云南方言并行不悖,遂使河口县城成为云南方言中并行两种方言的特殊方言点。按当地称呼,粤语称为“河口广话”,云南方言称为“河口云南话”。两种方言长期以来相互渗透、杂糅,形成各自独具一格的语音特点。本文试就河口广话和河口云南话分别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4.
古代汉语在字音、字义、词汇、句法等方面与现代汉话有相当大的差异,如字的通假、单音词、古今词义变迁、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词序变化、句子成分的省略等等都会给学生造成阅读上的障碍。因而,文言文字词教学,除了与现代文教学有某些共同性之外,还应有能体现文言文特点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积弊谈起,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办法。  相似文献   
6.
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对推普工作成果进行检验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全面考核应试者掌握和运用普通话的能力和水平,是促进语言规范化的一种动力,有利于发现问题,加强指导.要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坚持一个标准,顾及方言区别,对不同方言区提出不同指标,拟制有一定区别的试题;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测评员队伍,培训测评员应与一般的普通话语音培训班有所区别;加大行政干预的力度,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把推普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抓.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自1992年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以来,在国家语委、省教委、省语委的支持和有关专家的热情指导下,经过省测评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和省语委办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到1996年底,已在全省大部分地、州、市和高等院校成立了测评工作站,举办了五期测评员培训班,培训了普通话测评员七百余人,对包括部分政府公务员、法院工作人员、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外国留学生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在内的15万余人,进行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在测试工作中,本着边摸索,边前进,边总结,边提高的精神,先后制订了关于师范院校毕业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级学校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系列文件,由有关部门予以颁发,使普通话水平等级与学生的评优、毕业,与工作人员的评绩评优,与教师的评优评职,逐步挂起钩来,同时,制订了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正误界定”、“测评操作规程”、“测评员职责”等指导性文件;省测评中心又聘请有关专家,对测试中应试者出现的语音错误进行电脑统计分析,逐渐改进试题内容,使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逐渐趋于平衡、合理,并向建立科学的、相对稳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库迈进.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词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贯串于辛词的基本思想,是抗金复国的强烈愿望和建树功业的坚强信念。在这个基本思想统率下,密切反映时代的风雨,便成为辛词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在艺术风格方面,辛词不仅发扬了苏轼始创的豪放词风,大声镗鎝,沉郁悲壮,成为有宋一代壮词的旗帜,同时,还吸取了婉约派的某些长处,把有的词写得缠绵悱恻、哀怨曲折,体现出这位卓越的词人的多样风格和艺术技巧的娴熟,并借以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9.
归纳了昆明方言疑问句在结构上的三个特点,从特殊疑问语词和结构特点两方面进行举例说明。这是对昆明方言疑问句作了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从中总结出各个特点的结论。每个例句都与普通话并列,体现出二者的对应规律,在汉语规范化工作方面有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词义和概念的关系“词义”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于现实中的事物、现象或事物、现象间的关系共同理解的词的内容。如果从逻辑的角度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或这些事物、现象间的关系,经过多次观察和体验,对它们的本质属性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对该事物、现象或关系的“概念”。这“概念”必须用词固定下来或表现出来。由此可知,所谓“词义”也就是指词(或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