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美国的老师认为学校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保持一个积极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为什么要下很多功夫进行班级管理呢?在他们看来良好的班级管理有以下功能:1.可以节约更多的教学时间。如果你用秒表记录你一整天在课堂上的不同活动,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用来教学,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会被学生的谈话、吵闹所打断,你需要不断地维持秩序,重新组织教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减少课堂上处理问题的时间。这样,老师和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班级管理的第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可以增加老师的教学时…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需要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更高效呢?联系学生实际,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从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三方面重视对问题的把握与处理。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份在沈阳发生了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17岁的山东嘉祥打工青年韩磊在沈阳丁香湖游泳时听见救命声,他游了300米奋力将在水中挣扎的落水者托出水面,在将落水者送到岸边时,他却被突如其来的大浪卷得不见踪影而意外死亡。韩磊的亲人、事件目击者和当地政府在为韩磊申报烈士时,  相似文献   
4.
嵌入式系统的综合教学实验环境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嵌入式系统综合教学实验环境的论证和规划,提出了"功能元素"的基本界定原则,明确了"功能全集"的主板设计模式,实施了"功能体现"的结构拓展策略,满足了"功能重构"的整体实现方法,成功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可供教学实践、科研应用、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实验平台,为相关课程的开设进行了必要和有效的实验环境准备。  相似文献   
5.
原亮 《教学与管理》2005,(11):78-80
美国的老师认为学校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保持一个积极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为什么要下很多功夫进行班级管理呢?在他们看来良好的班级管理有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器的无插线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
日本金泽医科大学自1994年开始,在一年级医学生中实施导师制教育,其具体做法是:①将一年级学生分成由6~7人所组成的小组,每组指定一名基础课教师任导师;②以切身的事例作为共同的课题,每学期设2~3个课题;③在进行自学的同时,进行讨论。为了解导师制的实施情况,每一课题结束以后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为导师制“就这样可以”的占30~60%;  相似文献   
8.
原亮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2):77-80
教师关怀的核心是关注教师群体并改变不平等、关注教师群体并消除由于外在各种差异带来的不平等、关注教师群体并消除由于各种差异带来的歧视.本文从雇佣关怀、年龄关怀、待遇关怀、病残关怀、隐私关怀、言论关怀六个方面回顾了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有关教师关怀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了多年来硬件类研究生教学经验和科研项目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嵌入式系统综合教学实验环境的升级论证和规划,确定了新型实验平台的设计策略与实现方法。首先将硬件体系确定为双核、异构、可以分别运行,以适合针对不同嵌入式结构的基本教学目标;进而,系统还能拓展为主从、并行、实现协同工作,以满足多核加速和冗余设计等方面的深化研究需要。通过近年来的反复锤炼,该平台已经在技术上日臻成熟。以此为基础进行软硬件学习、开发时灵巧方便,已经成功应用于数届研究生教学和实验之中。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组成原理20年建设效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军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建课和改革20年来的背景、思路、方法,阐述了该项教学的讲授、实验、课程设计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其进行完善、发展的诸多努力。再经详细回顾具体实施方法以及真实列举学生多年来的工作积累,佐证了组成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由此而取得的一定成就。进而,对本课程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过程概要地进行了展望,提出了4点深化建设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