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由于它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扼踞两关、雄视丝路、可以说,是古代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集散地。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它很少遭受过像中原地区那样频繁的战乱,相对安定的时期比较长,就连整个河西五郡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比起中原地区也有较长的安定,而敦煌在五郡中又更为突出。因此,世家豪族的统治得以延续繁衍、传统文化得以持久繁荣,而且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也由于上述原因,敦煌接触佛教较早,并且历久不衰。在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它  相似文献   
2.
形象思维并非文学艺术所专有.佛教在创作"超人"和"超社会"的佛、菩萨和"佛国世界"时,也运用形象思维.佛、菩萨不是别的什么客体,论其本质,正是信仰者自己,从自我需要中产生的自我意识.因此,佛、菩萨和他们的佛国世界只能从人类自我的形象思维中产生,经典的文字、艺术的造型产生意象与具象概念,都是人类在宗教中形象思维的成果.由于历史长期的积淀,原来较为单纯的宗教的形象思维,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繁琐、神秘和不可思议,由于客观世界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所产生的恐惧感和依赖感,使被崇拜的佛、菩萨越来越高大、越来越神圣.信众们也越希望他们想象的佛、菩萨能具有更多更大的超人间力量,于是就产生了超越生死、佛力无边的"法性".  相似文献   
3.
访日散记     
一九八二年我随中国文物工作者友好访问团到达日本,四月八日参加了中国敦煌壁画展览在东京高岛屋举行的开幕仪式。高岛屋各展厅拥满了观众,一位日本朋友突然前来握住我的手问道:“第三次敦煌艺术展览什么时候来日本展出?”我说:“这不是刚开幕吗?”  相似文献   
4.
敦煌由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背景形成敦煌佛教艺术浓厚的地方.审美情趣以及多变的时代风格。它虽然取材于佛经的一种艺术,但是它的审美意识并不单纯地取决于佛教教义。莫高窟开凿之前,敦煌经过两汉、三国、西晋、前凉(前111年——366年)近五个世纪的经营,汉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生根成长,到五凉之世(301——438年)开花结果,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河西文化。敦煌艺术就产生于这种历史背景下,植根于这片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5.
6.
(一)佛教艺术的审美,在历史上是和信仰结合在一起的.由于僧尼信仰与世俗信仰存在着差别,就出现了佛教艺术的社会作用的主次问题(也包括信仰与审美的关系问题)石窟艺术是为了僧尼入窟"观象"?还是为了世俗"祈福"?这个问题乍看是一个宗教内部的问题,实际上,它影响我们认识和理解佛教艺术.假若把石窟艺术纯粹看作为僧尼而作,那么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大足等佛教艺术遗迹就不过是一宗宗纯属神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世俗的经济政治生活决定着敦煌佛教和佛教艺术,敦煌俗众的信仰方式也不完全与内地相同。中晚唐时《金刚经变》在莫高窟大量出现,而五代以后却消声匿迹,说明了敦煌佛教艺术有它的个性。仅用“考经寻源”的方法、搬用内地佛教史的尺度来解释敦煌佛教艺术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8.
敦煌佛教艺术产生的历史依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由于它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扼踞两关、雄视丝路、可以说,是古代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集散地。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它很少遭受过像中原地区那样频繁的战乱,相对安定的时期比较长,就连整个河西五郡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比起中原地区也有较长的安定,而敦煌在五郡中又更为突出。因此,世家豪族的统治得以延续繁衍、传统文化得以持久繁荣,而且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也由于上述原因,敦煌接触佛教较早,并且历久不衰。在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它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