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医务传道方法与“中国医务传道会”的早期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30年,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其传教活动中,根据中国社会文化的特点和中国民众对外来宗教的态度,逐渐探索并形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传教方法,即“医务传道”方法。传教士试图通过为一般民众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来扩大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基础。1838年成立的“中国医务传道会”,是具体推行这种传教方法的机构。从1830到1850年间。在它的组织和支持下,一些传教医生在各通商口岸分别开办了医疗机构,医治病人数十万。“ 医务传道”活动使基督教新教势力在中国的扩展获得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在客观上也为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当中,关于孙中山有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认识,即将他当作标志着中国革命之正统的象征,这在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将他尊为共和革命之父这件事情上表现得见为明显。结果,他几乎被神化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以致很少有历史学者敢于批评他。台湾有一位学者在研究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孙中山与陈炯明之间的冲突时曾强调,我们必须“从学术的观点而不是旧式的圣贤道德说教”来评价孙中山。[1]那么,对于中国之外的研究者来说,可以在客大程度上不受上述认识方式的约束呢?无疑,环绕着孙中山的神话般的力量是不易克服的。不过,上述占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3.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王宏斌著,商务印书馆,2006海防问题是晚清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一部系统的海防史专著,应当全面探讨这一时期的海防思想、海防政策、海防制度以及重大海防事件。具体到海防思想来说,应当探讨当时人们的海洋观念、海防思潮的演变情况;就海防政策而言,应当研究清政府  相似文献   
4.
该文就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⑴依据美国传教士裨治文所写的《梁发小传》,进一步探讨《劝世良言》的作者梁发基督教的情况。⑵通过《劝世良言》与太平天国刊行的洪秀全早期著作的对比,考察《劝世良言》在不同时期对洪秀全思想影响的不同程度。⑶从若干具体的方面研究洪秀全从《劝世良言》中汲取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5.
1836—1839年两广总督邓廷桢在广东的禁烟活动,与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的演变具有直接联系。邓廷桢在1836年一度拥护许乃济提出的弛禁鸦片贸易的建议,并为此作了积极准备。在清廷决定实施严禁政策后,邓廷桢怀着犹疑、观望的态度执行道光帝的谕令,对伶仃洋鸦片趸船打击不力,但在切断内地鸦片贩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