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逻辑推理发展经过了逻辑学、认知加工心理学以及皮亚杰理论等诸多视角的探索,成果不可谓不丰,但仍旧各自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Moshman从元逻辑和元逻辑理解的角度,重新诠释逻辑推理的发展机制与进程。本文在对该理论进行介绍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借鉴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对该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是一条可行的研究途径,这样做能很好地避免思辩性理论的空泛和单纯实验研究缺乏理论意义的缺陷,将两者互补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3.
再次超越IQ——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代认知发展及智力研究领域,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腾伯格(R.J.Sternberg)无疑是一位身处最前沿的活跃人物。自他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A.Triarchic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之后,时隔十余年,他又完成了另一本关于智力理论的新著──《成功智力》(Successful Intelligence 1996)。在该书中,他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提出了一套有别于前的智力理论,即成功智力的理论。那么,成功智力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吗?它与传统的IQ理…  相似文献   
4.
内隐学习的再解读-从认知发展角度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前沿热点。 停留在传统范围内的研究,往往只对内隐学习作横断面和静止的描述,没有能从发展机制上对学习加以刻画,也割裂了内隐与外显认知机能之间的联系。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重新对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加以整合,指出了者在适应与机能上的连续性。认知结构的建构与发展,才是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这一过程有许多无意识的成分参与,内隐学习研究以此作为对象定能开辟出一块崭新的领地。本文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在认知发展领域开发内隐学习研究的可行性作出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加强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必然。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审美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对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追求体育教学中美的开拓和提高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受教育者的体质,使其在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状态和功能。体育教学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审美教育既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又可陶冶人们的情操。突出体育教学中的人体美,促进人的精神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人体以它生动柔和的线条和轮廓,有力的体魄和匀称的体态,滋润、光泽、透明的色彩成为…  相似文献   
6.
氟利昂21,22,23,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优良的灭火剂和制冷剂,如F_(23)是混合制冷剂R503的成份之一;F_(22)不仅是一种最常用的制冷剂,而且是裂介制四氟乙烯的原料;F_(21)可以作为低品位废热回收的压缩机的工质之一(由于它的沸点达8℃),等等。通常在用氟化氢和氯仿合成F_(22)时,伴有副产物F_(21),F_(23)产生,因此必须用蒸馏的方法于以分离。该分离过程的生产操作控制和设计计算都必须具备汽—液相平衡数据。  相似文献   
7.
内隐学习的再解读 --从认知发展角度的剖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内隐学习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停留在传统范围内的研究,往往只对内隐学习作横断面和静止的描述,没有能从发展机制上对学习加以刻画,也割裂了内隐与外显认知机能之间的联系.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重新对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加以整合,指出了二者在适应与机能上的连续性.认知结构的建构与发展,才是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这一过程有许多无意识的成分参与,内隐学习研究以此作为对象定能开辟出一块崭新的领地.本文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在认知发展领域开发内隐学习研究的可行性作出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对476名上海知识青年回答的择偶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的择偶观念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理性趋势,都将对方的个性因素排在择偶标准的前列,不过,男性重外貌、女性重社会经济资源的性别差异仍清晰存在;与大龄未婚青年(≥28岁)相比,年龄较小的未婚青年在配偶的选择上,更为重视双方个性上的相容性,以及对方的经济基础;独生子女在择偶过程中更为重视对方的物质经济基础,非独生子女则更为重视对方的持家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习信念蕴含于个体的自我系统之中,包含学习目标和自我效能感两方面的内容.学习信念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其内隐机制有待进一步通过实验加以证实之外.个体所处文化,尤其是通过家庭中父母的教养而传递的文化对儿童学习信念的影响已得到众多研究的支持.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探索儿童学习信念的自我建构及文化对儿童学习信念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