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书十多年,我主要扮演的都是班主任角色,在“摸爬滚打”中,也品尝过鲜花掌声所给予我的快慰,但最为刻骨铭心的却是那些亲历的管理过程中“失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积极的探索着初中教学的最佳方法,收益颇丰。我以为,要想上好作文课,作文权力要下放。我用“不定、不论、不限、不拘”八字来谈我之拙见。也就是,作文体裁选择要不定;作文命题形式要不论;作文时间要求不限;作文批阅方法要不拘。 作文体裁选择要不定。就初中语文教材来看,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编的义务教材,作文体裁“三大块”的格局没有大的变化。这无疑遵循了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认识规律,但这并不是警告为师者,对作文训练的先后要求“神圣不可侵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敢于打破常规,让学生过足“记叙瘾”,再“说明”或“议论”也未尝不可;或者,干脆放开手,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记叙”也好,“议论”也罢,让他  相似文献   
3.
4.
这条路,走得艰难。我说每天都过着相同的生活,却有着不同的收获。你说时间所起的作用就是穿针引线。唯一的,夏未过去,秋又来临,我狠命地拽住绿色,却也寻不见春的踪影。站在悬崖边吹风,我倍加小心。落叶围绕着风,缠缠绵绵,似无休止。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意思是,对一个人,看他的所作所为,考察他的经历,审查他的动机和意向,他的内心世界是隐藏不了的。虽然孔子并没有对人的心理做系统的研究,但却给为师者以启发:学生的心理是可以观察到和了解到的。当每位教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后,再从其心理上找教育切入点,采取相应的和学生心理比较和谐的施教措施,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为此,笔者想就五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作点肤浅的分析,并谈一些具体的做法,以请教同行方家。  …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的情趣”。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需求。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五育并重”的观  相似文献   
7.
大凡文章都要以质取胜,这毋庸质疑。仅仅讲究质,而忽视外在的形式,往往会造成误判情况的发生。阅卷者毕竟不是圣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笔者以为,只赏心不悦目算正品,只悦目不赏心是下品,既赏心又悦目为上品:文章在做好了质的同时,是一定要讲究外在美的。如何才能做到外在美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