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6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竞赛题时,如果仅用课本上的一些常规思维方法,有时不易奏效。如果把题中的某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观察、分析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整体结构和特点,弄清其中的内在规律,从整体上进行推论、计算,有时会有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我们称它为整体核算法,现例说如下:  相似文献   
2.
填数问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常是中小学数学竞赛的热点,也是数学爱好喜爱的一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中有一章是图形认识初步,其中介绍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内容,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值得从各个侧面进行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以下各例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1,2,3,6这四个数中,任意三个数的和是第4个数的倍数,不信,可以一一验算:1+2+3=6,1+2+6=9,1+3+6=10,2+3+6=11,分别是6,3,2,1的倍数.推而广之,四个不同的自然数a,2a,3a,6a(a是任一非零自然数)中,任意三个数的和是第4个数的倍数.现在我们逆过来思考:  相似文献   
5.
曾经在本刊上看到一道趣题:“一个无盖正方体纸盒,将其沿棱剪开并展开,共有种不同形式的展开图”.这道题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我的朋友和一些数学爱好者来问我,这样的展开图很多,不止参考答案中的8种.比如下面的图1~图4中各图都是无盖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图1图2图345图4为此,我  相似文献   
6.
自然数的加法运算真是太寻常不过了.但是您是否想过:在做加法运算时,进位中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规律?对此,请先看下面的实例:例1某班来了两位富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年龄相差4岁,而且每人年龄的各位数字之和都是5的倍数,那么较年长的老师最多是几岁?为什么?分析与解从题中条件看,较  相似文献   
7.
以下四则年龄趣题是在贵刊有奖征解问题1.1的启发下编制而成的. (1)聪明伶俐的明明是一位小学生,有一天,同学清清问她今年几岁,她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这样说的:我今年的岁数,分别乘以1,2,3,4,5,6,7,8,9,10时,所得到的十个乘积中,每个乘积的各位数字的和都是相等的,请你算一算,我今年几岁?  相似文献   
8.
例1图1所示的铁皮,工人师傅想用一条直线将其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块,请您帮助工人师傅设计五种不同方案(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或简要说明).分析与解现用三种方法解答如下:(1)逐步二等分法①如图2中,先分出两块S(4×2),剩下的长方形7×4中连对角线AB,即为所求;②如图3中,先分出4块S(4×2),剩下的长方形4×3中,连对角线CD,即为所求.(2)对称中心法①如图4中,先分出两块面积S(4×2),剩下的长方形尺寸为7×4,经过它的对称中心O,任作一条直线EF(使点F在线段CD上),正好将长方形二等分,所以直线EF即为所求;73说明这里用到一个性质:过长方形的…  相似文献   
9.
在解数学竞赛题时,如果仅用课本上一些常用的思维和方法,有时就显得不够用了.如果将题中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观察、分析问题中的题设与题断之间的整体特性和结构,从整体上进行推理、计算,有时很奏效,这就是整体核算法.在这里,我们利用它来解一些比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竞赛中,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类题目:含有较大的自然数若干个,并且还带有一些指数,如果直接计算,则不易求解.这类问题我们不妨称为大数问题.对此,我们应从大数的特征人手,探知其中规律,发掘其中本质的、关联性的东西,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