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随着我国般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在“神五”、“神六”相继发射成功之后,又一批高科技词汇进入媒体,来到大众的身边,“失重”、“微重力”等便是这样一些时髦的词。但是,究其物理概念是什么?“神六”等航天器内的微重力及其场的分布情况究竞是怎样的?本文从基本的引力论出发,就失重和微重力的概念作一些基本性的阐述,进而利用高中数理知识推出“神六”等航天器内部的微重力场分布方程,最终展示出一幅简洁幽美的场分布画图。  相似文献   
3.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目前教材和教学中通常采取的方法是 :先用控制变量法得到“两条实验规律”a∝F和a∝m- 1 ,然后把两者综合成a∝F·m- 1 。这种做法的数学依据是“不证自明”的吗 ?长期以来很多物理教师对此感到疑惑 ,本文将此问题做一些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咸世强 《宣武教育》2007,(11):28-29
时下,很多人都在谈论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都在大讲:高考物理复习一定要“抓基本、抓能力、抓落实……”,等等,这些提法固然没错,但是如果不回答:具体抓什么?怎样抓?抓的策略是什么?就是空谈,不会有多少实际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查阅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材,发现对该实验的处理存在两个重要缺陷:一是实验数据的取样太少,二是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比较粗糙,误差太大。笔者采用气垫导轨实验,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则解决了上述问题,简便而精确地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脚步,经历了阳光灿烂,也经历了风雨坎坷,《宣武教育》走过了她整整五个春秋的历程,迎来了创刊5周年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从2004年高考自主命题已有五年了,仔细分析这五年的高考物理考题知识点考察分布和题型结构,不难发现,北京高考命题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1.命题依纲靠本考查基础,源于课本演变于课本,占考题相当比例关系。2.以“STS”实际问题立意,加强对综合能力的考查。3.命题还特别关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考查,这是北京理综物理试题的最显著的一大特点。针对考题的上述特点,我们当前的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9.
咸世强 《宣武教育》2005,(9):F0004-F0004
100年前,也就是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5篇重要的物理学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学说,质量-能量关系和布朗运动的理论等重要物理学概念和理论,对20世纪物理学革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095年被誉为“爱因斯坦奇迹年”。爱因斯坦不仅是相对论的奠基人,也是量子物理的少数几位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图象在物理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学会根据已知条件绘制图象并利用图象探究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本文介绍了在静力学中利用Excel绘制函数图象,分析、预测变量的模式或规律,轻松解决复杂问题的案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