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学业自我概念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文献的元分析方法,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概括最新的研究进展,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研究发展趋势,从而提供最新的、最全面的信息。供国内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人格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生物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将平衡化机制引入人格影响机制的探讨,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两类因素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不断形成改变人格的图式,从而促进人格的发展。平衡化机制有助于我们对人格内部结构和微观机制的探讨,对于教育中打造完美人格,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全面人才有重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人格因素是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作为大五人格模型没有涉及的一种独特的人格特征,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尚不明确。为了探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21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学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主动性人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解释量为21%。主动性人格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