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学生普遍厌做作文,把写作看成是一种包袱,一件苦事,一到作文课就紧锁眉头.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坚持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首先,在作文命题指导方面尽量切合实际出活题目.作文指导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写作方法等,众多因素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无话可写”,也就是材料贫乏这个重要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感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写作素材,言之无物,因此,就要引导学生“找米下锅”.“米”从何来?来自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是作文指导的首要环节.我的做法是在作文前让学生先做,也就是先实践感受与作文有关的生活,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后再写作文.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所谓"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获取知识途径的学习活动。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  相似文献   
5.
培养国家认同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国家认同思想资源,承载着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价值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国家认同教育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共鸣,有助于学生将国家认同由思想自觉落实为行动自觉,有助于大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进行更充分结合。该文主要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培养国家认同的思想资源,以及思政课融合传统文化对培养国家认同的价值优势,探讨思政课融合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路径。高校思政课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培养国家认同的思想资源,并对其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