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采用HL-5000型横流CO2激光加工机在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C+Ti和TiC+Ti+F102复合涂层。通过SEM、EDAX、XRD、HXD-1000TMC型显微硬度计,HT-600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成分、物相,测试了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制备的TiC复合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在TiC+Ti激光熔覆层中,熔覆层的组织是在Ti基体上分布着TiC树枝晶;在TiC+Ti+F102激光熔覆层中,TiC颗粒发生了部分溶解,熔覆层的组织是在Ti基和γ-Ni基的基体上分布着细小的TiC颗粒和TiC树枝晶。TiC+Ti激光熔覆层的硬度约为700 HV0.1,TiC+Ti+F102激光熔覆层的硬度约为800 HV0.1,两种复合涂层耐磨性均比TC4钛合金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激光熔覆制备纳米WC/Co复合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横流2.0kwCO2激光器,在45号钢表面制备了表面较平整、较细密、基本消除了裂纹与孔隙并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纳米WC/Co复合涂层。通过SEM,EDAX,XRD,AFM及NanoIndenterXP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成分、物相及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涂层的显微组织为涂层中镶嵌着大量与Ni基合金结合良好的WC/Co颗粒,其中在原子力显微镜下可见相当数量的粒度≤100nm的纳米颗粒。涂层的结合强度比传统热喷涂提高了2.3倍。涂层中纳米WC/Co在激光熔覆中的纳米效应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高精度直线流动导轨进行激光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导轨面硬化层深度:0.8-1.3mm,硬度HV713-872(≈HRC60-65.5),变形≤0.1/1000。已满足该导轨的热处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HL-5000型横流CO2激光加工机,应用宽带技术,选择合适的激光工艺参数,对40CrMo电梯绳轮进行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研究了40CrMo激光淬硬层从表至里显微组织的变化,40CrMo激光淬火后其组织由淬硬层、过渡区和基体组成。在相变硬化区自表至里组织分别为:表层细小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次表层隐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过渡区由隐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组成;基体为回火索氏体组织。测量了淬硬层的性能,淬硬层的硬度可达到760HV0.1,硬化层深度约为0.75 mm。达到电梯绳轮的技术要求。绳轮实样耐磨性模拟试验表明:激光淬火后耐磨性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HL-5000型横流CO2激光加工机.对QT 600-3球墨铸铁电梯正弦轮进行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测量了淬硬层的性能,淬硬层的硬度可达到HV0.2904,硬化层深度约为O.85 mm,硬化层宽度约为11.0 mm,达到电梯正弦轮的技术要求.研究了QT 600-3球墨铸铁激光淬硬层从表至里石墨球周围的显微组织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