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道教自创立之日始,即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道教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洞天福地”为崇拜对象,以山的“仙灵性”、“苞养性”为崇拜内涵,以祀神山居、入山修炼为崇拜形式的山崇拜信仰。考察了山崇拜信仰的形成原因,同时也分析了山崇拜信仰的实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位陕军作家凭借敏锐的感知再现了西北人真实的生存状态--"高加林们"想通过个人奋斗获取美好爱情而始终陷于两难;朱先生希望借助儒学传统来规范动荡的白鹿原,其梦想最终破灭;高老庄正遭遇现代文明的碾磨而全面变迁.他们的作品皆展现了在传统理性秩序的坍塌、伦理道德沦丧之际,是继续坚守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以疗救现代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还是在创造性的转换中前进,这样一个困绕许多人心智问题.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人的创作为例来探讨社会变迁大潮中人们(特别是有良知、理性和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关于生命价值的追寻.  相似文献   
3.
神仙道教是由汉末早期道教转变为南北朝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之间的过渡形态,它在教旨、教团组织、传教方式、修行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统治阶级意识和士族观念,长生久视和修道成仙是其最重要的宗教目标。葛洪在广征博引各家学说的同时,经过自己创造性的发挥,自觉地构建了以“神仙实有,仙人可学,长生能致,方术有效”为核心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仙道学说。本文试图从《抱扑子内篇》中蕴含的宗教哲学观入手探讨葛洪神仙道教(仙道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5.
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本文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思想可谓是“阳儒阴道,外儒内道,道中有儒,儒中有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动态体系中,道家始终能够与儒家比肩并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主动脉之一。道家为什么能够在以儒家为正统的数千年中国历史中始终保持活力与生机?正是本文意趣所在,即尝试从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和谐”与“外适应”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明太祖朱元璋不好道教的仙道长生之术,但终其一生都流露出亲近扶植的道教情怀。他对待道教既扬且抑的思想倾向,不仅影响其选贤任能的态度,在其施政方略中也多有体现。文章从朱元璋的道教情怀铺陈入手,着力分析其有关道教的思想观点,在其经国安邦方略中的体现和实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形态产生剧烈变迁的形势下,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世俗化的时代潮流中,各种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基本精神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恰恰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在叩问存在意义的维度上,路遥的《人生》,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高老庄》,都在探寻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如何面对传统.又是最为困难的选择。陕军作家对本体意义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揭示向世人表达了他们在社会变迁大潮中重建新的价值的勇气和睿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