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九八二年下半年,我校第一次在大学生中开设了科学技术史选修课,系统地讲授了中外科学技术发展通史。有237位同学选了这门课。期末每个同学写了一份学习小结。在学习小结中,同学们用纯朴的语言表达了半年来学习科技史的心得、体会和对科技史知识的渴望心情。许多同学反映:他们刚刚学过或正在学习牛顿力学、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薛丁锷量子力学方程,马上又从科技史课中了解到这些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相互配合默契。有的同学在总结中写道:“以前我只知道如何用牛顿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我校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分别设置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自然辩证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三门课,作为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三门课既有分工、又相互联系,从不同方面,分层次地对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一、进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及方法论的教育。 我们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牢牢抓住社会主义信念教育这条主线,史论结合,立足当代,通过全面总结70多年来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  相似文献   
3.
试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寇世琪自然辩证法课程是指在我国高校理工农医硕士生中开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讨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方法论问题,在教学中还要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之中,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探讨科学技术的性质、发展规律、社会功能以及有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等问题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未来学、社会学、哲学以及伦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其著作卷帙浩繁、流传甚广,常常形成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从70年代末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文化出  相似文献   
5.
1988和1989年,国家教委先后批准在五所大学建立了四个工程研究中心(下简称ERC),1990年,各高校中又有近40多个单位提出申请,其中又有几个单位获准建立ERC。考察这些已挂牌或尚未挂牌的ERC申请单位(下简称申请单位)的历史,发现它们大多数早在80年代初(有些更早的甚至可追溯到50年代末或70年代)就已开始朝这方向前进或已具备了ERC的雏形。这表明建立科研、教育同生产的结合体,我国是有自己的实践的,这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自然产物,并不是舶来品。我们应当重视我国自己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对外国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时,我们提倡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比较,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即使对某些成功的经验,也不应生搬硬套,也要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或借鉴,或改造。特别应注意发挥我们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理工科学生是我国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代表队。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与业务水平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自然辩证法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应该而且能够在学生的思想建设中发挥一定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