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笔者到基层学校教学调研时,授课教师所讲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师用两种馒头(发酵和未发酵的)引入新课后,展示课前所做的实验装置并介绍:瓶内装的是温开水、三勺白糖、一小包酵母,并在上面套一个挤瘪后的气球,放置24h后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请学生猜测气球为什么会胀大?很多学生回答:发酵时产生了二氧化碳.教师投以赞许的目光,启发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酵母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中设计了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学生通过这个实验,达到两个教学目的:1、可以获得有关血管和血流的感性认识;根据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尝试分辨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3.
教师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培训的方式应该以互动为主,把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资源,使教师在培训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经验,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