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1.
冯契是中国哲学界第一位将“统觉”纳入认识论范畴的哲学家,他界定了统觉的涵义,考察了统觉的来源;阐明了统觉的功能;探讨了统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冯契认为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就可以把握相对中的绝对、有限中的无限、有条件之中的无条件的东西,从而获得关于性与天道的真理性知识,即智慧。在智慧之域,人的意识成为自由意识,人的天性转化为自由德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我们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肩负的历史使命,围绕党的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力增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萌生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基本形成于他在基层和地方工作期间,成熟于十八大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当中。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人民群众观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生动的实践基础和鲜明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的个人成长与工作经历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实践基础,党领导人民干事创业是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6.
冯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统觉”范畴。作为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他的“统觉”包括两个部分:所思的判断和能思的自证。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冯契的“统觉”范畴进行了探究:统觉的内涵、康德与冯契“统觉”范畴的异同、冯契“统觉”范畴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Knowledge-how(KH)与knowledge-that(KT)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知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理智主义认为,KH是一种KT.反理智主义认为,KH和KT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前者不能还原为后者.支撑两种不同观点的基础是双方对KH的理解不一样.按照日常用法,KH与行动、能力、有意相关.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果一个人持有KH,当且仅当,他拥有有意做相应事情的能力.这一定义不仅能够解释绝大多数KH的归属现象,而且突显了 KH与KT的差异.通过回应潜在反对意见可以发现,在本质上,KH不能等同于有意做相应事情的能力,而是体现在这种能力当中的知识.虽然KH不同于KT,但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