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进入新世纪以后,史学理论界针对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最敏感的问题,发出了不同声音。本文试图以近代上海八仙桥城区的研究为例,探讨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指导下,借用其他学科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城区史,完成新形势赋予史学工作者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近代上海滩青帮既不是土匪,也不是盗贼,也不是革命党,而是以秘密社会的钵体生存在政府管辖的社会中,在对立的同时谋求自身尊严和巨大经济利益,同时努力披上合法的外衣。多数或许说能够持续存在而不反政府。试图从对上海青帮这个中国最大的帮会组织起源的再研究入手,来揭示秘密社会产生的规律,或许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3.
潜意识在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下,潜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中很难或永远不能进入意识的部分,但它却是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的替代物.父亲罗宾逊对女儿麦克格琳娜的鞭打事件主导了整部小说的发展,并造成了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转变及命运转变.笔者借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人格结构说,揭开鞭打事件的本相,而透过鞭打事件表象,审视沃克笔下的人性本质,失衡的自我在通过人性的自省后摆脱记忆的痛楚,达成了生存美好愿景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多民族和多语言环境下,很多地区都实施双语教学,山苏作为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语言却与别的支系不相通。本研究通过对云南山苏地区山苏彝族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介绍,找出其在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提高策略以促进该地区双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西方对中国的评价充满溢美之词,到18世纪晚期西方中国观急转直下,由赞美到蔑视。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窥视到中国文明自身存在的缺点,中国文化的神秘感消失。另一方面,与西方近代种族中心主义的形成和基督教文化的排他性密切相关。这两者都受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制约,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变化才是18世纪晚期西方中国观逆转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