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耀邦同志说,据他的看法,“在经济工作方面,陈云同志是最正确的,看问题准。”建国以来,陈云同志在贯彻党中央的决议,领导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实施具体战略部署过程中,提出的许多指导性原则,已被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反复证明是正确的,这些原则对于制定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长期打算,正体安排。”陈云同志领导经济工作,历来反对只顾眼前,只顾局部的错误倾向,强调要有战略眼光,要从长远和全局考虑经济问题,早在建国前夕召开的上海财经会议上,他就高瞻远瞩地  相似文献   
2.
思维反映存在,形成概念。概念是思维认识对象本质的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说,辩证法就是对概念的分析、研究和运用。运用概念的艺术就是要使主观辩证法符合于客观辩证法,这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为了实现思维认识对象,揭示真理的目的,就必须把握概念的特性,研究学会运用概念的艺术。 (一) 对概念的特性以详细分析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他以渊  相似文献   
3.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无稽之谈,而是复杂的、曲折的、二重化的人类认识过程本身的产物,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认识中的唯心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呢?列宁在《哲学笔记》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写道:“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对此,有三点思考:一,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经济工作中,由于受自然经济思想和斯大林不彻底的商品经济理论的影响,看不到流通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流通问题重视了,但对社会主义市场流通的指导思想和怎样组织市场流通等问题还缺乏深刻的认识,这就影响了流通渠道的进一步开拓和城乡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形下,非常有必要学习陈云同志的市场流通理论,以此来指导我国的商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把更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准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法律成为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因此,制订并监督执行经济法规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本文拟就经济立法谈些看法。 (一)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都曾采用经济法规管理社会经济生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著名的罗马法,它是适应简单商品生产关系的要求,维护商品交换关系的秩序,调整商品经济法人之间、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后来,随着资本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学界正在深入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从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的几十年实践中,去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唯其如此,才能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区分开来,才能把社会主义和林彪、“四人帮”推行的普遍贫困的假社会主义区分开来,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马歇尔创立的均衡价格学说加强了研究,充分肯定了其中的科学方面,但是对应予否定的认识讲得很少,究其因,就是缺乏对马克思和马歇尔的价格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我认为马克思的价格理论高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学说,均衡价格学说的理论缺陷必须用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加以剖析。本文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马克思的价格理论高于均衡价格学说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就是要阐明商品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和它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所有制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单一的社会所有制形式。斯大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认为从经济落后国家转变过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我国的所有制情况将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十分紧迫地提了出来。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会上,陈云同志根据党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作了系统说明,他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他准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价值是商品经济中,实现劳动社会联系的特殊形式;两种商品交换的基础是等量的价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这是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质和量的最抽象最本值的科学规定,它带有粗糙性和简约性的特征。在马克思的思维行程中,抽象原理导致具体再现的就是商品市场价值量的具体确定,市场价值理论,是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的  相似文献   
10.
论谬误     
谬误是认识运动中与真理相对立的一个逻辑范畴。对于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充满着真理,也包含有谬误,谬误常常是真理的前阶。思格斯在批判杜林时曾经说过,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意义,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恩格斯否定了杜林的终极真理观点,为发展真理排除了思想障碍。可是,时过一百年,中国的林彪、“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