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家考试中心在《关于征集高考综合能力测试题的要求》中说,“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所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件指出“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科...  相似文献   
2.
比喻说理源远流长。在我国,先秦时代的《墨子·小取》便给它下了定义:“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辟”通、“譬”,即“比喻”。运用比喻说理能使抽象的事理显得具体形象,易收深入浅出之效。在中学议论文教学与写作中经常要接触到比喻说理的问题。比喻说理,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不同的类型。从喻体性质分,有正喻型、反喻型;从喻体数量分,有单一型、复杂型;从喻体内部关系分,有单纯型、复合型。一、正喻型 1、肯定式通过比喻,认定比喻事物间的理由与推新  相似文献   
3.
先说命题者编拟题干的办法。题干有两种性质,下以 1996年考题加以说明。   一、“有内容”题干。所谓“有内容”题干专指题干中引述文本材料 (语词或句子 ),要考生解答。如第 23题:“对于 ALCELL工艺,佩蒂和邓肯森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下列对他俩看法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个题的画横线句子便是文本内容的引用。   二、“无内容”题干。所谓“无内容”题干专指题中没有引用或转述文本任何材料,只有命题者的指令语者。如第 22题:“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对于这两类题干,解法自不相同,因此…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关于征集高考综合能力测试题的要求》中说:“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所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件指出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科内部的综合。二是跨学科的综合。下面结合语文科教学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5.
今年高考“语基”题共有十个大题,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与去年同类题相较,可用八个字概括,叫做“稳中求变,设计精巧”。今年第一题是词组中加△字释义,去年曾考文言文篇名加点字释义,这是内容的变换;今年第二题选出字形、字音全对的一组,去年第一题仅是选出注音全对的一组,这是项目的增添;去年考查背诵用填空题,今年用选择题,这是形式的变化;同是归类选择,去年是求异(第四题),今年是求同  相似文献   
6.
目下的语文教学界有一种说法,似乎话题作文发轫于2000年前后,我不敢苟同。1981年的《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其中的韩非子寓言就只能算材料,不能说成是话题?那么同是以韩非子寓言为引子的2003年的高考作文为什么又称作话题呢?倘若作这样的诡辩:1981年的作文限定文体为议论文,而2003年的作文则不限文体,以此为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精神。  3.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4.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解说:教学目的的确定最重要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单元要求,二是本课编者提示。这两者新编课本均有,万不可忽视。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①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拎出观点。 ②确定课文的中心论点。 ③评价作者观点。  2.写法揣摩 ①学习本文由实例引入,中间才牵出中心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生写议论文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