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妓女作为社会边缘人群,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经典文学表达中,都处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地位。当电影开始关注这一人群的命运时,恰恰是整个社会变迁和观念革新的动荡时期,这在香港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显现得尤为突出。社会现代性进程中的妓女如何被影像建构和呈现,沪港电影的分析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文采取一种特殊的文本搜集方式,对浙江大学近百名本科生的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考察,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集来的文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在媒介接触和信息选择的过程中呈现出很强的倾向性和目的性,对媒介的选择上呈现出一种权威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特征,对信息的选择上则遵循一种以政治和民生新闻为导向的简便信息原则。并且在对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息选择上,其选择行为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自2013年9月1日起《人民日报》开始推出"中国梦·共赢曲"的系列报道,讲述的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故事".作为"中国梦"相关报道的重要补充,"中国梦·共赢曲"系列报道是对"中国梦"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即由最初的"中国梦"逐渐发展为"世界梦".本研究运用话语分析和叙事分析的方法对这 23 篇系列报道进行研究,概括出了这一系列报道的三个整体框架,即合作-共赢框架、危机-救助框架、以及了解-学习框架.并在这些框架的基础上总结出该系列报道所建构的主体身份和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