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一,《历史科说明》明确删去的,绝对不复习。今年的《历史科说明》明确删掉了《中国史》和《世界史》教材中的一些目、节、章,如《世界史》上册第二章《17至18世纪的俄国》中“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和“普加乔夫起义”两目和第十七章的第三节《拉丁美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国史》上册第八章《近代前期文化(1840——1919》,下册第四章《近代后期的文化(1919——1949)》、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等。因此,在复习备考时绝不再复习。第二,与大字内容密切相关的,一定要复习掌握。  相似文献   
2.
班会主要是针对学生意志薄弱,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表现不积极,状态低迷;或是耐力不够,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等现象而设计。旨在通过故事的感染、经历的分享、情境的表演来激发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促其正确认识挫折的意义,增强学生的耐挫力。  相似文献   
3.
一、"倾听"游戏学生们围坐成一圈,从其中一位学生开始,大家试着轮流说成一句话:"一只青蛙跳下水,咚!"但每人只能说一个字,第一个学生说"一",第二位接着说"只",第三位赶紧说"青",依此类  相似文献   
4.
从1993年秋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古代史》(选修)(以下简称“选修本”)已在全国广泛使用。“选修本”的编著者在每一章正文前都精心设计和编写了一段“引言”,如何在教学中灵活巧妙使用“引言”,我的作法和体会是: 1.备作授课的基本线索。在备课时仔细推敲、认真钻研每章的“引言”,挖掘出内在联系,梳理成授课的基本线索。如在准备第1章《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先把“引言”逐字逐句地分析,抓住内在联系,再根据正文的叙述最后勾划出原始社会发展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5.
叶澜教授指出:“将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就要实现与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因此,教师要把数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整合,找到生活与知识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7.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教育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在于使他们只知道和记住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更不应该只是让他们学会老师或教材对历史的叙述,而是要通过历史教学的活动,使学生不仅感受历史的境况和氛围,体会历史人物的心态和想法,而且逐步学...  相似文献   
8.
历史单元复习是高考总复习“第一战役”,其任务是落实基础,理清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熟悉、理解、运用和巩固历史知识。采用什么方法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这些任务呢?笔者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双基为主线,以考点为主旨”的思想进行了多年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以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五单元《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为例,试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工夫。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转变教材观,还死抱着传统教法不放,可能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