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青春之歌》是一部女性知识分子讲述知识分子成长故事的小说,小说将女性情爱与革命并置叙述,并且相互置换,呈现了情爱与革命之间的互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青春之歌》并不是仅仅书写情爱与革命的矛盾,同时也书写二者之间的互动,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青春之歌》提供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革命的一种镜像,《青春之歌》既是知识分子青春的歌,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诗。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的美好允诺对全国人民具有一种强大的召唤与凝聚力量。这是一个需要英雄也是一个大量产生英雄的时代,塑造英雄形象成为"十七年文学"的宏大叙事。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通过讲述欧阳海成长的故事,塑造了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的英雄。对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进行再解读,就是分析那个时期的作家"如何建构起这样的历史叙述,在建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冲突和调整",才最终完成了那个时代的英雄叙事。  相似文献   
3.
杨永康是中国当代新散文的代表作家,他的新散文获得了愈来愈多的全国读者。他的新散文借鉴现代主义技法着力表现现代人复杂的情绪、莫名的意念,让复杂隐秘的心灵向世界敞开。杨永康在新散文方面的探索,开拓了散文的题材,丰富了散文的写作技法,并以自己的优美篇什丰富了中国当代新散文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4.
《建党伟业》作为一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主旋律影片,在历史的想象和叙述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影片对这段历史的叙述得到了观众、媒体以及史学专家的认可,这表明影片对历史的想象契合了观众心中的历史想象。分析影片的历史想象与现代叙述,可以了解主旋律电影的生产机制与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民族形式理论是抗日战争时期对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的民族形式理论论述了民族形式的内涵,认为民族形式是一种发展中的形式,回答了工农兵文艺的形式建构问题。毛泽东的民族形式理论解决了工农兵文艺的形式问题,并为新中国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指向。  相似文献   
6.
上海很早就进入了文学作品。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天香》反映的是晚明时期的上海,可以说是上海的前传,呈现了上海在开埠之前的历史。这部小说的书写把上海的历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这部小说的完成可以说阐释了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的原因。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天香》以上海"天香园绣"从闺阁走向民间的过程为线索,反映了乡土时期上海文化的特质,书写了开放、博大、务实的上海精神,丰富了我们对于上海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有关台湾的空间想象非常少。在台湾的叙述方面形成了"宝岛"与"魔窟"的并置,让大陆读者形成了对台湾的最初想象。文学中的台湾想象增强了大陆读者对台湾的认同感,减弱了大陆读者对台湾的陌生感。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非虚构散文创作方面,李育善是一位取得重大创作实绩的作家。李育善散文的题材比较广泛,内容大都来自于他自己的生活体验、工作经历、社会调查。李育善的散文书写他的故乡记忆、反映山里农民的故事、描写丹江传奇,反映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陕南农民的生活变迁与思想情绪,揭示了社会转型中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表现了鲜明的现实感。李育善的散文视角独到、观察细致、笔触优美、富于哲理,拓宽、丰富了非虚构散文的题材与写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民间戏曲,商洛花鼓戏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与文化魅力,其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具有丰富的意味,结构分析可以显示其意义生成过程.分析其表层结构,可以研究它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深层结构,可以窥探作品意味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作品《六斤县长》把政治伦理、家庭伦理、邻里伦理统一于作品之中,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伦理之间实现了完美的连接,其中也不乏现代意识的闪烁,并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汇成一曲优美的时代颂歌.  相似文献   
10.
反映少数民族生活是"十七年"小说中较有特色的创作,这些小说的作者大都是汉族作家,他们是以"外来者"的眼光来观察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以主流意识的眼光来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变化。这类小说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一种崭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平等、自由、和谐的民族关系,其着眼点在于通过平等、自由、和谐的民族关系书写来建构共同的民族记忆,实现最广泛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