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毕生 《物理教师》2004,25(2):36-36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一道习题 :一个氢原子处于第 3能级时 ,外面射来一个波长为 6.63× 1 0 - 7m的光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不吸收这个光子 ,光子穿过氢原子 .B .氢原子被电离 ,电离后的电子的动能为0 .3 6eV .C .氢原子被电离 ,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零 .D .氢原子吸收光子 ,但不电离 .该题见于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主学习与检测 高中物理练习册》二年级下册 p .1 2 8,其参考答案为“A” .由玻尔的氢原子模型理论可知En=E1/n2 ,E1=-1 3 .6eV ,故E3=-1 .5 1eV ,又由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外面射来的光…  相似文献   
2.
张毕生 《物理教师》2009,30(7):13-13,15
1问题产生 复习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了进一步区分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并掌握相关计算,笔者准备了一节习题课.其中一道习题以2000年夏季上海高考卷中的第23题为例,原题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4.
张毕生 《物理教师》2009,30(4):38-39
中学阶段对几种形式的光谱进行了简单介绍,作为一般性的了解,其产生原理不作深层次要求.但是常有些好奇心强,爱思考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连续谱是怎样产生的?连续谱中光子也是由于原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吗?如果是由原子能级跃迁产生,那么光子的频率怎么会连续分布呢?  相似文献   
5.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分析 光的干涉是<光的波动性>这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教材分两节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力求再现科学家对光的波动性认识的探究过程.第一节主要从实验角度研究产生双缝干涉的条件及原因,第二节则从理论上推导了亮条纹和暗条纹的间距规律,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波长.  相似文献   
6.
三维物理问题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相关的一些物理量不在一维或二维空间,而是以三维空间为物理情景设置的一类问题.三维物理问题在历年的高考题和各地模拟题中时有出现,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智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同学面对这类问题常常是无从下手,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7.
关于相对运动问题新课标中虽然没有作过高的要求,但对于非惯性系中相对运动的问题,同学们颇感头疼,为了开阔同学们的眼界,培养同学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现举一例.  相似文献   
8.
1教学分析 1.1教材分析 光的干涉是《光的波动性》这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教材分两节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力求再现科学家对光的波动性认识的探究过程。第一节主要从实验角度研究产生双缝干涉的条件及原因,第二节则从理论上推导了亮条纹和暗条纹的间距规律,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波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