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孟宪承(1894-1967),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侄校长。他毕生从事人民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际工作。他辛勤耕耘,锐意进取,写有大量的学术著作,提出了很多颇有影响的真知灼见,如民众教育思想、大学教育思想等等。事实上,他对教师问题的论述也较为详尽和深刻,但至今很少有学凿对其作系统的研究。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探泔孟宪承有关教师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有关口语报告法效度的几个争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口语报告法在当前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认知科学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但关于其效度的争议依然存在。这些争议主要包括:第一,口语报告的准确性,即口语报告能否准确地反映我们的思维内容?第二,口语报告的完整性,即搜集到的口语报告能否为我们了解被试的认知过程提供足够的信息?第三,口语报告的反应性,即口语报告是否会影响思维的正常进程?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指出了对口语报告法进行研究的几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及看法中,存在着一部分无法被教师意识与控制但又确实对教师行为产生影响的内隐学生观.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的学生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研究即是采用刻板解释偏差问卷对熟手教师和准教师的内隐学生观进行测量,以检验这一变化是否得到落实以及是否朝被期望的方向发展.结果表明:(1)熟手教师和准教师都持有传统学生观与新学生观相混合的内隐学生观,但熟手教师略微偏向传统学生观,而准教师更偏向新学生观;(2)不同教龄和性别熟手教师和准教师的内隐学生观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提出的儿童教育建议作了分析和思考,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指出《教育漫话》中三点可资借鉴的地方:其一,教育者必须重视儿童的德育;其二,教育者必须发掘儿童的潜能;其三,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一些中小学教师却陷入了困境:行政推动,仓促应战;观点云集,无所适从;评价制约,无可奈何;教育科研,力不从心。厘清并反思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改,更加切合实际地推进新课改,从而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课改之路。  相似文献   
6.
7.
盂宪承(1894-1967),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他毕生从事人民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32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1)大学生成人依恋比较积极,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均较低。(2)大学生社会支持存在年级和生源地差异,大四学生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三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主观支持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3)大学生孤独感程度较低,但大三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4)成人依恋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5)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对孤独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6)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在依恋回避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湖北省10所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身处于学校变革进程中的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学校领导对教师成长的关心和重视不够,教师专业发展亟需高层次的专业引领,教师工作压力大、专业发展状态堪忧,等等。据此提出相关建议:改进教师培养方式,让教师培训更具实效性;改善教师生存状态,让教师职业更具幸福感;帮扶薄弱学校教师,让教师成长更具质感;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研究氛围,让教师校园生活更具美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