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
一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其目的是要培养能够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自然不能例外。在这个过程中,广大的研究生学习好社会知识,掌握好科学技术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物质欲望盛行,社会价值观念多元,一些人理想信念淡漠的情况下,从教育本质的高度来认识“树人立德”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对研究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强调研究生科研论文的数量与研究论文的档次,也建立了一系列的研究生专业教学质量与科学研…  相似文献   
2.
徐仲伟  王宏伟 《中国德育》2005,(11):74-75,78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今天都有不少不讲诚信的例子。为什么历史积淀下来的重情重义、明礼成信的文化传统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师范大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24人,对照组28人),采用随机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目的是研究审美教育对高等师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审美教育能显著提高高等师范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当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审美课程。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也是思想舆论斗争的新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的更新,更是从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全方位拓展和创新。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基本思路和有效途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对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现代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空间。网络的存在,既给和谐校园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努力实现网络内容、网络形式、网络管理和网络参与人员的和谐,以和谐网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公德是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应遵守的一种公共的社会道德规范。我国社会主义的网络社会公共道德,是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基本内核,包含奉公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公允理性、坚守正义、扶贫济弱、平等博爱、尊重他人、保护环境、保守秘密、责任担当、承担义务等方面内容的社会公共道德。当前,在网络社会领域的道德失范是比较严重的,我们必须在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的情况下,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网络社会公共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是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核。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持系统是西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灵魂”,它在推进西部开发进程、协调多元民族关系、圆融宗教以及整合西部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师范大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24人,对照组28人),采用随机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目的是研究审美教育对高等师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审美教育能显著提高高等师范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当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审美课程。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需求脱节的问题,菲律宾成立了教师教育理事会。我国应当从高等师范教育体制入手,借鉴菲律宾的经验,建立类似的机构,使之与高等师范教育直接相关的两大因素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从而根本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分析师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结果表明,师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从领导重视、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来加强师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